用缸子做,是傳統的方式。豆芽能長得比較長。

“其實還可以用透明的塑膠罐子做,還能做出無根豆芽。出來起來更方便些。”

而用架子的話,則是比較新的方式。不僅可以做豆芽,還可以做成豆苗。

“那我先學會這種,再學哪種……我還以為直接放缸子裡。只要勤換水就行了。”

“如果是那樣,你倒不如用盆子做。”給缸子換水不累的麼?

“哦……”如果用桶或者盆子,那跟網上的教學影片有什麼差別。

他們讓嘉賓做豆芽,是想讓觀眾瞭解傳統。

封燊還待再說,卻看到楊琨帶了箇中年人進來。

他想起楊琨的親戚說這個時候到的。那中年人大概就是了。

他迎了上去。

楊琨趕緊介紹:“老闆,這是我岳家的親家。”

中年人笑呵呵伸出手:“封老闆你好,我是林亞強。”

“林總你好。歡迎歡迎。快進屋坐。”現在開個只有兩個人的公司,老闆都能叫X總。

抬轎子的稱呼,絕不會有人反感就是了。

而林亞強這人,聽楊琨說開了家能同時接待三十桌客人的農家樂,手下至少也得有三五十號人吧。

叫‘林總’錯不了。

楊琨看他們會上面了,就先離開了。

封燊帶著人來到客廳,泡了茶。

兩人充其量只是潛在的合作物件,說了幾句沒有多少營養的客套話後,林亞強就進入了正題。

“封老闆,我聽阿琨說你做好幾個口味的蘑菇醬。”

封燊點頭說:“對,原料都是山上採回來的新鮮蘑菇。做了三五種吧。數量都不算少。

“最好了,都放低溫冰櫃裡冰凍著,絕對沒有腐爛變質的。”

“呵呵,我當然相信的蘑菇醬的質量。就是價錢上,能不能再優惠些。”

“我那些蘑菇醬,林總應該也試過味道了。那肯定是一分錢一分貨。之前我們村長的親戚說要買,我也是開價一斤四十五……

“當然,如果林總買得多,當然也可以優惠一些。一次性買一千斤以上,每斤可以優惠五元,如果超過三千斤,可以優惠十塊錢。”

有人在他之前就來問過了?林亞強當然知道封燊說的是誰。

同行是冤家。他雖然外縣的,但整個風景區的同行都是競爭者。這個行業有什麼風吹草動,他也不會錯過。

之前,他就聽說蘭溪有一家農家樂用了一種新的調味料,做出來的菜很好吃。生意一下子好了許多。

幸好那只是曇花一現。

後來他暗中打聽了,才知道是用了蘑菇醬。他還想著能不能找到製作人,買下方子自己做的。

只是一直沒打聽出來。

這次是他大兒子會親事,在才知道是封燊做的。

之前那家同行只做了三天好吃的,之後又迴歸正常,他還以為封燊也沒了蘑菇醬。

但他還是沒死心,想將配方買下來。

聯絡到了楊琨身上,才從他口中得知,封燊做了不少蘑菇醬。

那個時候,林亞強就想著大概蘑菇醬價格太高,所以那個同行才會棄用。但聽楊琨說了價格,又覺得那同行的腦子是秀逗了。

這價格雖然稍稍高了些,但農家樂這個生意起伏很大。如果是旅遊旺季,當然是大家都有生意做。但在淡季,誰家的菜味道好、口碑好,生意就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