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書道知音(第3/3頁)
章節報錯
嶽鵬飛眼中閃過一抹濃重的殺機,怒道:“張兄弟可知契丹人與我宋朝之關係?可知我大宋朝今日之危機?如今民間流傳著一首民謠:‘打破筒,破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筒菜說的是當今徽宗皇帝寵幸的蔡京、童貫兩人,他們與王黼、梁師成、朱勔、李邦彥六賊貪贓枉法、橫行霸道,弄得民不聊生,是導致江南方臘起義和遼國入侵中原的罪魁禍首。”言罷深深嘆了口氣。
嶽鵬飛又轉頭望向張青峰道:“《易經》中有卦辭‘豐亨,王假之;豫大有得,志大行也。’你可知其間的意思?”
張青峰思索片刻,說道:“大概應這樣解釋:王者在最盛之時,應當一切都崇尚盛大,不必過分憂慮財貨不豐,應當順天理而動,王德自然如日行中天般地普照天下。”
嶽鵬飛苦笑道:“根據‘豐亨豫大’卦辭,蔡京獨創出一套前無古人的理論,說大家只有儘量花錢,才能迅速生產財富。天下如果有一個人捨不得花錢,就會有很多人沒錢賺,如果所有人都捨不得花錢,天下人就都沒錢賺。當今聖上便聽從蔡京的說教,追求‘豐盛、通達、安樂、闊氣’的生活,貪圖享樂、窮奢極欲起來。”
張青峰搖頭道:“竟有如此離奇之說!”
嶽鵬飛又道:“於是當今聖上便濫增捐稅,大興土木,營造宮殿園林,鑄九鼎、建明堂,令童貫在蘇州、杭州設立了‘造作局’,製造各種工藝品;令朱勔在蘇州設立“應奉局”,蒐羅各種奇花異石,用船經大運河運往汴京。大興花石綱,設‘西城括田所’,盡改鹽法和茶法。同時崇通道教,封自己為教主道君皇帝,煉丹修道,追求長生不老。如今,六賊已把幾朝積儲盈餘的國庫消耗一乾二淨,導致國庫虛空,入不敷出。而且還不顧百姓死活,濫發紙幣,成倍加重農夫稅收,致使民怨沸騰。”說到國事,沉默寡言的嶽鵬飛滔滔不絕,憂心忡忡。
張青峰言道:“嶽大哥,如今國家外憂內患,危機四伏,大宋朝看似繁花似錦,實則危機重重。不知我等平民百姓能夠為國家社稷做點什麼?”
嶽鵬飛一字一句,鏗鏘有力說道:“如聖上能遠離六賊,親近賢臣,使文武百官皆能忠君報國,文官不愛才,武官不懼死,則我大宋境內天下太平可期。我輩願提一旅忠義之軍,為聖上為社稷蕩平四方,一統寰宇,雖九死亦無悔。”
嶽鵬飛這般心懷天下,不慕名利,願為國家民眾拼死向前的忠義之論,直講得張青峰熱血沸騰,也讓他全心佩服。
張青峰抱拳道:“嶽大哥英雄氣概當世無雙,今日一番高論,實在令我欽佩。大哥異日必能實現雄才大略,為國分憂,為民解難。”
嶽鵬飛微微一笑,不再言語,埋頭吃起飯來。他身形雖不雄強,飯量卻極佳,足足吃了四碗飯菜方才吃好,放下碗筷道:“今日登山略感疲倦,我二人就先行回房間養神。”張青峰知道他有事,便不挽留。
飛天狼陪著三位契丹人大腕喝酒,大醉方歸。這一夜太白樓後院燈火通明,院中地面房頂都有狼兵把守,警戒十分嚴密。
張青峰先自睡下,等到四更時分醒來,用一塊布蒙了面,躍出窗外,沿著二樓走道走到盡頭,攀著瓦簷輕輕翻上屋頂。
他伏在屋頂向契丹人住宿的小院望去,只見房間門口站著幾名狼兵,屋頂上亦趴伏著幾名狼兵,想道:“看來乘夜盜取密函是不可行了,不如先去契丹人明日必行的路途,看看有沒有半路掩殺的地方。”
他悄悄返回房間,靜養精神,看天邊露出魚肚白時,翻身而起,下樓在街邊小攤吃了兩張大饃,便向太白山上行去。
此時山道寂寥,空無一人。
太白山深秋之景色,高寒險奇與富饒神秘。
站在高聳的山道望去,但見白雲在山間湧動,四周山連著山,一直蜿蜒到天際的盡頭。視線最高處,太白山主峰拔仙台孤高崢嶸,如一座鐵灰色金字塔,在雲霧中巍然挺立,直刺蒼穹。
昨夜山中高寒,下了一場小雪,故空氣寒冷,風吹過有些刺骨。
在山腳,張青峰見昨日上山時還是爛漫開放的花葉上大都掛著晶瑩剔透的冰柱,山間冰色與花葉五彩之色交融,別有一番動人情致。
再往高山上行去,滿山的花草樹木上都籠罩著一層淺淺白冰,如琥珀般晶瑩剔透。枝幹赭紅色的紅樺,針葉金黃的落葉松,樹冠都被積雪壓得抬不起頭……人行其中,宛如置身水晶世界。
薄薄的雪地上,偶爾可以看見狐狸、松鼠和野兔一閃而過的姿影,甚至還能看到一大一小兩隻羚羊相伴在山坡出現。
小羚羊在殘雪中輕快跳躍,調皮玩雪,見到張望的張青峰,眼中沒有膽怯之色,一邊走一邊用充滿好奇的眼神回眸看他。
張青峰看看已接近接待寺天狼幫設卡處不遠,忙放低身形,閃身到一塊巨石之後,抬頭張望。一望之下,卻見那面獵獵吹動的狼頭旗意外不見了,只剩下孤零零半根旗杆矗立,不由吃了一驚,暗自思索道:“這是為何?”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