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金第一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綱以退為進,說道:“李丞相、白大人和張大人皆位高權重,平日領受聖上厚祿,撫馭將士抗敵,正是你等職責所在。”眾人看向三人,議論之聲大起。
白時中惱羞成怒,怒道:“我等本是文官,如何懂得領兵之道?李大人也是文官,你難道能帶兵出戰嗎?”這明顯是白時中不願擔當大任的託詞。李綱慷慨應道:“聖上,臣雖一介書生,但若聖上讓臣統兵禦敵,臣願精忠報國,死而後已。”
欽宗見白時中貪生怕死,不敢應敵,李綱卻不懼生意,甘願為國捐軀,心中大是讚賞,只覺虛浮的內心終於有了支撐,當即高聲道:“朕抗金之意已決,眾愛卿休得再言。傳旨下去,封李綱為尚書右丞、東京留守,負責管理抗金軍事大計,可調動汴京城所有軍隊,以抗擊金兵,保衛京城,並輔佐皇上處理國家大事。”
李綱亦不推辭,高聲道:“京師從今日開始戒嚴,汴京城諸門不再晨啟暮閉,誓死保衛開封。”李綱不敢有絲毫息慢,立即派出多路斥候飛馬探聽金軍來勢,一邊調兵佈置汴京城四面防禦。
李綱坐鎮政事堂,率先調集了馬步軍四萬人,分前、後、左、右、中五軍,火速前往城壕最淺的樊家岡,隨即發令令禁兵、廂軍及保甲民兵等一萬兩千餘人,籌集弓箭、磚石、炮座、火油、滾木等城頭防守之具。
李綱方才部署下去不久,只聽得偵查東路的斥候飛馬來報,急告東路金兵已抵達城下。
李綱部署安排好城防之事,轉頭看著素雲道長道:“道長請將三路豪傑召集起來,作為靈活力量,準備隨時支援城防中薄弱之處。”素雲道長道:“大人放心,我已吩咐三路豪傑趕往東面金兵出現的城池,隨同前往的還有我等在城中召集的精通武藝的義勇之士二千餘人。”
李綱大喜道:“如此短暫的時間,道長便召集了二千武勇之士,有勞道長了。” 素雲道長轉頭看著張青峰道:“這兩千人不懼生死,願隨時聽候大人差遣。張青峰便留在大人身邊,一則保護大人安全,二來為大人聯絡調遣二千敢死勇士。”說完,帶著趙飛龍和王霸匆匆離去。
李綱眼看城中防守人馬安排妥當,又有二千武藝高強的武林高手可靈活調動差遣,終於長長地舒出一口氣,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他剛喝了一口茶,只見少宰吳敏匆匆奔來,急道:“李大人,大事不好了,皇后帶著幾名皇子出城去了,聽聞聖上也要棄城而去。”
李綱手中茶杯啪地落在桌上,茶水飛濺而出。
李綱急忙上了吳敏的馬車,飛奔向皇宮。兩人趕到宮內,只見欽宗正站在宮前焦急地走來走去,急忙上前參拜。欽宗看到兩人,說道:“朕思前想後,還是暫時出城躲避為好,你們要好好守住城池。”
李綱急道:“聖上萬萬不能出城,若聖上出走,必定動搖守城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之士氣民心,恐怕京城難守,何況金兵已然殺到京城附近,若聞得陛下出走訊息,必派出猛將疾追,拼死也要俘虜陛下!” 吳敏勸道:“李大人所言極是,陛下走不得,快將皇后、皇子追回來。” 欽宗聞言,面色刷地白了下來。
三人正在議論間,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轉頭看去,馬上跳下兩人,一人是欽宗叔父燕王趙俁,一人是越王趙偲。
燕王趙俁喊道:“陛下可記得唐明皇李隆基南逃蜀中而宗廟社稷被毀之事,陛下不能走呀!” 越王趙偲介面道:“當年安祿山賊兵攻進長安後,在長安城崇仁坊,把玄宗姐姐霍國長公主、王妃、駙馬、宗室等開膛挖心;並將楊國忠、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用鐵器砸開腦蓋殺死;後來又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陛下怎能一走了之,置我等趙氏宗親於火爐之上!”
欽宗思索良久,叫來太監,提筆寫下“可回”二字,說道:“速速派人追回皇后、皇子。”李綱幾人見得,一顆高懸的心方才落下。
此時,皇宮前已集聚了數十名聽得訊息前來的官員。李綱走上臺階,高聲道:“陛下抗金之意已定,敢有異議者斬!” 欽宗看看身邊的臣子,還想要說些什麼,卻只張了張嘴,什麼也沒有說。
李綱走到欽宗面前,垂首道:“金軍已至城下,還請陛下明日前往宣德門城樓看望守城將士,以鼓舞士氣,如此定能擊退金兵。”
欽宗神色漸漸平復,微微點頭道:“明日朕將於宣德門勉勵將士,與眾將士共擊金兵!”
第二日清晨,李綱帶領群臣早早來到故宮門外等候欽宗。等欽宗上了馬車,一群人前呼後擁向宣德門城樓而去。一路上有百姓見得,聽得是欽宗等人要前去看望守城將士,不少百姓跟在了後面。
欽宗帶著李綱和曹曚、吳敏等大臣登上了宣德門城樓。見到皇帝前來勉勵將士,城樓四周擠滿了兵士和百姓,皆望向站在城樓之上身穿黃袍的宋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