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張青峰騎上快馬,背上斬龍劍和包裹,拜別了丹陽道長,向東京開封府奔去。

張青峰一路向北,連過成都府、興元府、京兆府和河南府……到達了開封府。

春秋時期,鄭莊公在朱仙鎮附近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漢初因避漢景帝劉啟之名諱,將啟封更名為“開封”,這便是“開封”的歷史由來。

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在開封城北四十里的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以“宋”為國號,建立宋朝,建都東京開封府。

張青峰從開封府南面行進,遠遠便見一座古城像巨龍一般長臥在山野之間。古城外層皆用數尺青磚包砌,連綿數里,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張青峰見得京都就在面前,不由興奮地揚鞭催馬急行。到得城下,只見正中是一座巍峨高聳的古城樓,雕刻著“南燻門”三個古樸大字,城樓兩邊的牆頂之上,橫列著座座城垛和炮臺,心中不由幾番驚歎。

此時,出入城樓的人流三三兩兩,張青峰只得放慢坐騎,慢慢走進。

走出數里,面前出現了一座巨蛇般的長橋,橫跨一條寬闊的大河。大河邊的碼頭上,幾艘大船正在將各色貨物卸船。河中,幾艘遊船和貨船正在揚帆而行,其間有一艘上百尺的大船似巨無霸般正在緩緩靠岸,大船的船舷深深沉在水底,可見運載的貨物極多極重。

過了長橋,是一面雕花的牌坊,正中寫有“御街”二個大字,再往前行,又見三道高聳的城門,分別為新門、朱雀門和保康門。

張青峰進了正中的朱雀門,只見人流店鋪猛然多了起來,街邊擺滿了琳琅滿目物品的店鋪,坐滿了來自各地客商的茶館和飯館。

張青峰心道:“急行了數日,還未曾好好休整過,還是先吃個飯,寫個客棧,好好梳洗一番,明日再去拜見李綱大人好了。”

他跳下馬來,牽馬緩行,遠離了喧鬧的街市,在僻靜的巷子裡找了一家小客棧住了下來。吃罷夜飯,張青峰問客棧老闆道:“老闆,東京城夜晚哪裡最熱鬧,我

(本章未完,請翻頁)

想去看看。 ”

客棧老闆道:“東京夜市有兩個地方最有名,最熱鬧,也好玩,一處是御街,一處是馬行街。一個夜市在朱雀門一帶,另一個夜市在州橋南北,其中‘州橋夜市’最為有名。這兩處夜市不但彙集了天下四方好吃好喝的小吃,而且也有攤鋪售賣四海稀奇古怪的物品,酒樓還有美女陪客侑酒,茶座有歌女賣唱,雜耍藝人賣藝。”

張青峰歡喜道:“那我便去州橋夜市看看。”又喝了兩杯茶,眼看夜色降臨,便簡單梳洗了一番,向州橋夜市行去。”

夜市起自中晚唐,唐代王建有詩寫道:“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到了到宋代北宋中期之後,東京夜市興盛起來,並日臻成熟,不再受時間的限制而通宵達旦。

張青峰一路打聽,走出數里,來到了御街和東西御道的交叉口上,只見一座青石大橋如青龍般盤臥在汴河之上,周邊店鋪酒樓林立。

此時方才是華燈初上之時,但大橋四周已是人流擁擠,人聲嘈雜。

張青峰想道:“這必定是州橋夜市之所在了,不愧是東京城的繁華中心。一邊想,一邊沿著河邊向前行去。

汴河在璀璨的燈火中閃閃發亮,賣物品的攤位前擠滿了人,賣煎炒、熬燉、蒸煮、涼拌等各色小吃的店中,四散的香氣撲鼻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