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唐的大漢道:“峨眉十三鷹如今只留下十二鷹,其中八鷹跟隨師父走了,四鷹留在了峨眉山。”一條大漢點頭道:“原來如此。”

姓趙的大漢向幾人敬了半碗酒,忽問道:“如今巴蜀武林都在猜測全大俠如今去了何處,唐大哥可知道?”其餘幾條大漢都望向姓唐的大漢。

張青峰聞言,精神一振,豎耳傾聽。姓唐的大漢醉眼朦朧道:“聽說我師父是去了當年其先祖……”他聲音忽地一頓,喝道:“此等事休得亂問,我如何知道。”

其餘幾條大漢見他發怒,皆不敢再問。幾人又閒談喝酒了一個時辰,便散去了。

張青峰見幾條大漢散去,問老闆娘道:“我看那位姓唐的大漢氣度不凡,幾位好漢都很敬重他,他是何人?”

老闆娘道:“你不是峨眉周邊的江湖中人,自然不太理解他。他可是本城中有名的人物,是巴蜀大俠全興國門下的入室弟子唐雄,聽說功夫不比峨眉十三鷹差。他在城東開了一家峨眉派拳館,是峨眉派掌門白眉道長許可的峨眉城中唯一一家峨眉派拳館。”

兩人謝了老闆娘,結賬離開了小吃一條街,隨後自去投宿不提。客棧油燈的燈光下,眉月公主的眼眸在燈光中閃閃發亮,她思索著問道:“唐雄說的話沒有說完,但是可以推斷他知道全興國藏匿的地方。”

張青峰點頭道:“酒後吐真言,他或許真的知道全興國藏匿的地方。你可記得,金頂武林大會之上,敬海方丈提到過一位叫全師雄的歷史有名人物,我猜想唐雄口中所說的全興國的先祖大概就是全師雄。”

眉月公主道:“那全興國藏匿的地方就是與全師雄有關,或者是全師雄留下的宅院,或者是全師雄發兵之所,或者是全師雄兵敗之處……可能性太多了,我們無法推測出來。”

張青峰想了良久,說道:“既然唐雄知道全興國藏匿的地方,那我們就從他身上找一個突破口如何?眉月,你看我們能否想一條妙計,迫使唐雄帶我們去找尋全興國。”眉月道:“我們今晚就都好好想一想,明天上午再碰頭。”

說罷,兩人各自回房洗漱,苦思找尋出全興國藏匿之所的良策。

眉月公主一夜苦思良策,夜深方睡,第二天深睡不起。她一覺醒來,只見日已上了三竿,急忙起床洗漱,下了樓梯。

店主正在拾掇店面,見她下樓,忙道:“姑娘,與你同來的公子一早就走了,給你留下了一張紙條。”說著,去櫃檯去了一張紙條遞給他。

眉月公主接過紙條,只見上面寫著幾個清雋儒雅的小字:急走,無須擔心,暮色時分即回。她有些不明所以,只得耐心等待。

這一等就是一天,眼看到了暮色時分,張青峰依舊未回,眉月公主心中不由焦急起來,接連去門口望了數次,但始終沒有看到張青峰身影。

眉月公主坐在店門口,也無心吃飯,只一心等張青峰迴來。終於,掌燈時分,朦朧的街道上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接著遠遠見張青峰騎著一匹駿馬趕回。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眉月先叫店老闆上菜,接著輕身縱出,在店門口迎著張青峰。

她上前牽著馬的韁繩,嗔怪道:“你怎麼不說清楚就走了,讓我擔心了一天。”張青峰抱歉道:“一夜苦想,我想到了一個引蛇出洞的辦法,可以引得唐雄帶我們去找到全興國。”眉月關切道:“先吃飯,吃完飯再說。”

翌日,上午,巳時,峨眉山拳館。

唐雄正揹著手在拳館院中散步,面色凝重,心神不寧。一名看門的弟子急匆匆奔進院中,雙手舉著手中拿著一個錦盒道:“師父,有一封書信送到。”唐雄喝問道:“是何人送來的?”弟子道:“來人沒有說,只說務必交到師父手中,然後就騎著快馬匆匆而去。”

唐雄一皺眉,拿過錦盒,只見錦盒放著一張深紅色的小箋和一面木牌,便拿起小箋翻閱。

他看完小箋,雙掌一搓,將小箋搓成粉末,對報信的門徒說道:“入夜時分,在後門給我備好坐騎,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入夜時分,唐雄悄無聲息地飄出,悄悄開啟武館後門,奔到一匹漆黑的駿馬身邊,翻身上馬匆匆疾馳而去。

馬蹄聲還未消失,街角的陰影中轉出兩匹高頭大馬來,朝唐雄騎馬奔走的方向追去。

眼看三人消失在夜色中,武館對面的小吃店中走出張青峰和眉月兩人。眉月公主笑道:“我早就看出這兩人行蹤詭異,果然是監視唐雄的,只是不知道這兩人是何來路?”

張青峰思索道:“黑龍劍關係天下命運,自然有許多人覬覦,我們小心跟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