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道長大喜道:“青峰,還不上前跪謝白眉師祖。你們好好練劍論道,我去周圍看看峨眉的金頂絕美秋光。”他見白眉道長要將畢生所悟傳與張青峰,自然知道不能在旁視看,便找個藉口避讓在一旁。

張青峰上前恭敬磕了幾個響頭。白眉道長道袍一抬,將他帶起道:“青峰,你先聽我講述這四劍的來源與義理,你需明源頭通義理後方能習練至高劍道,否則你習武一生皆會在招式中沉淪。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你可知這幾句之要義?”

張青峰熟讀《道德經》,當下不假思索回答道:“意思是將,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均衡的新物,萬物都在此新物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中而成新的和諧體。不知道徒孫解得對不對?”

白眉道長不置可否道:“我這四劍便是從上句中悟化而來。這四劍的第一式叫做‘金光萬點’,第二式叫做‘三星高照’,第三式叫做‘陰衝陽和’,第四式叫做‘一統九州’。今日但求你能將‘金光萬點’一式學會,其餘三式你先將它們牢記,日後自己慢慢領悟。你需留意,第四式‘一統九州’是從道中化來,且接近於道,不是僅靠苦練就能練就,更需要機緣天賦方能悟得。”

張青峰暗想道:“從今晚到明晨還有許多時辰,白眉道長說只需學得一式,想來這一式必定極為繁複。”白眉道長道:“將你劍給我,我將‘金光萬點’這一式演示與你看看。”他接過張青峰遞過的寶劍,先持劍緩行,到後來猛然奔行,快逾閃電。張青峰看他這一式使完,步法身法使了數種,劍法招式變化了數十種。

白眉道長道:“我見峨眉金頂日出發金光萬點,這一劍便是從峨眉金頂日照和數種劍術中悟出。金光萬點寓意為一劍化萬劍,萬劍如日出之光。這一劍的最高境界便是讓劍光如日光灑落敵身,敵雖能眼見,卻不能低擋。這一劍用於被多敵圍困之時,最難處為瞬間移身換形數次,同時連出數十劍,劍身步三者需配合無間。我曾於幾年前用這一劍怒挑天狼幫巴蜀分壇,一劍刺傷了四十九人。”

張青峰震驚道:“一劍刺傷四十九人,師祖好生了得。”

白眉道長道:“可惜,這一劍只能將他們輕傷,因出手過於快捷,力就分散而不能強勁,這也是這一劍的弱點。我原本想一步化七劍,七步化四十九劍,於無形無實中一劍出,而殺四十九人。但實戰時發現如此力量會被分散弱化,故最終還是將它定為三十六分劍。”當下白眉道長將金光萬點的六種步伐,三十六式劍招一一傳與張青峰。

月出西山之時,張青峰方才將這一式勉強掌握,使動之時,只見他身影閃動間,劍光點點難辨虛實。白眉道長點頭道:“青峰,你悟性上佳,已得此劍精髓,只需日後勤加練習即可。”隨即叫來丹陽道長,擺上飯菜,一邊吃飯,一邊談天說地。

吃罷夜宴,丹陽道長自去飲茶,白眉道長則帶著張青峰習練講解金頂四式之後三式。

白眉道長道:“先容我將金頂四式的理論細細講解一番,你要明白心法為要,劍招為其次。你日後可依據我對劍道的闡述,自行修正完善劍招亦無不可。第一式‘金光萬點’是從金頂萬道金光中悟得,也是我一生中學得的數十種劍術的散發。練此劍招時需見識過世間多種武學流派,心藏萬般武學,取各派武學精華匯為這一式,一劍出則萬劍發,像日照天下,有網羅四方的氣度。”

第二式‘三星高照’,是我一生武學的匯總。三代表著各種各樣的事物,三不是指具體的三招,而是指陰陽兩氣交匯形成的衝氣。陰陽兩氣是世間萬物最精純強大的氣場代表,衝氣是兩氣激盪的產物,為陰陽兩氣之附屬之力。這一式施展時以強橫無匹的內力為強大立足,一劍出則風雲激盪,有橫掃天下之勢。

第三式‘陰衝陽和’源自道家所言二,二指混沌之氣分出的陰陽兩氣,兩者陰陽對立,有無相生,對立又相互依存。此式需習練者先從天地間找尋吸取天地間至精純陰氣與陽氣,而後將陰陽兩氣熟練掌控,使動時內力化作陰陽兩氣。此式難點在於如何將至純的陰陽兩氣平衡掌控。你想,為天地間至精純之陰陽精氣,想要吸取已是難上加難,以人之肉體凡胎又如何能熟練掌控運用?”

張青峰問道:“這至精純陰陽二氣存在何處?該如何吸取化解?”白眉道長道:“此氣藏於我道教三十六洞天,每一洞天皆有一處放存。我峨眉派之氣就在這金頂,你們青城派之氣則藏於張天師除魔時設定教壇處。還有一途,天地靈果吸取天地靈氣,可食而煉化之,提煉出陰陽二氣。當年的張天師創此修煉之法,記載於其所載《天道訣》第一卷中,可惜,今為鶴鳴觀所獨有,我只知曉其中大半。”說罷將那吸取運用陰陽二氣之秘法告訴張青峰。

張青峰一聽之下,驚覺白眉道長所傳秘法竟然與師父張乾雲所傳相同,不由又是驚喜,又是詫異。

第四式喚作‘一統九州’,源自道家所言道。道指宇宙的本體,也指原始混沌之氣。混沌之氣在宇宙中還未有生命存在的時候,或者說宇宙還未形成之際,就已經如同輕柔的風一樣四處遊蕩,而道在流轉的過程中使混沌之氣有了後知後覺的生命力。想練成此式,需知何為道,方能練得天地初始之氣。練得此氣可御劍而行,縱橫飛昇,斬敵於無形。這一式只是在設想階段,如果能將道教統一,彙集幾家心法,再服食龍虎長生丹,或許能練得。”

丹陽道長講完,默想了一刻,道:“你可勉強

(本章未完,請翻頁)

理解與記得?”張青峰道:“徒孫閒來熟讀道家典籍數十種,師祖所言我還是記得大半,但只理解小半。”丹陽道長笑道:“以你這樣的年紀,能如此已實屬不易。你記得關鍵所在就好,其餘遺忘無妨,你自去吧。”

張青峰走出不遠,聽白眉道長道:“這幾日天清氣爽,想來明日可觀金頂日出。《禮記·大學》講‘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明日辰時,你可到捨身崖觀看金頂日出,可從萬點日光體悟一番武學之道。從永珍中抽象,從抽象至無象,格知萬物共同的特性,而後物我一體,心物一體,天人合一,方可成就無上劍道。”

張青峰將白眉道長所言記在心中,自去半山峨眉派客房休憩。這一夜,他難以入睡,心中念想的盡是白眉道長對劍道的精妙講述。

白眉道長的一番話語,開啟了他通往武學遼遠天地的一扇大門。

翌日天剛微亮,還未到辰時,張青峰便帶著歡悅激昂的心情來到峨眉山金頂之上。站在高聳入雲霄的峨眉山金頂遠眺。眼前是一片壯闊的雲海,遠處幾座蜀中名山在雲霧中時隱時現。

雲海間,雲霧時而如波濤翻滾,時而靜如處子,時而微微浮動……真可謂氣象萬千,難以盡述。

張青峰想道:“這雲霧似鋪蓋了千里萬里,不知來自何處,不知去向何方,天地究竟是以何種無窮之力方能造就這萬千氣象?”一時之間,心中思緒便如那雲霧般翻滾。

觀景間,忽聽身邊喧鬧起來,幾名遊客來走到他身邊不遠處觀看日出,這些人都是與峨嵋派有些淵源的客人。眾人見眼前雲霧壯觀非常,有幾人驚叫歡呼起來,打斷了張青峰的思緒。

天色一點點亮堂起來,雲海之上潔白的雲彩開始閃亮飄動。突然有人高喊一聲:“來了!”只見極遠的地平線處,亮出一片淺紅與金紫色,隨著光亮逐漸上升擴大,露出了太陽頂部一道桔紅光芒的小小圓角。

幾朵雲霧見朝陽露出一角,歡快而熱情的上前擁抱它。朝陽似醒未醒,在雲霧中伸著懶腰,有些不喜似的驅散了身邊的雲霧。過得一會兒,雲霧不情願似的散去,露出朝陽半圓的金紅色面容。

此時朝陽似乎已從早夢中清醒,猛地一跳,跳出雲海,容光煥發的向雲海與天地間俯瞰,將身邊的白雲鑲嵌上道道絢麗的金邊。

朝陽散發萬點金光射向大地,將金頂宮殿、雲海、觀賞日出之人皆塗抹上一層層耀眼的金色光芒。

太陽耀眼的光芒將觀賞日出之人的眼眸照射得難以張開。張青峰將內氣積聚在眼尖,努力張開眼眸向君臨天下的太陽望去,見縷縷金光中有千萬道五彩斑斕的光芒閃動。

張青峰站在金光之中,思緒萬千,似有所得,似又難以勘明,想道:“這萬道金光瞬間而至,流瀉著將人籠罩其中,令人無所躲藏,如此神威,可否化入金光萬點這一式?道道金光實則由數道各色光芒融匯而成,這又有何奧妙?可否數劍化作一劍……”

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漸漸地,地平線上天開一線,飄起縷縷紅霞,三兩朵金色鑲邊的彩雲託著太陽昇在山頭。

浩瀚宇宙之中,太陽成為當之無愧的王者。它當空而照,照亮了天邊的雲彩,照亮了無邊無際的雲海。

朝陽殷紅,彩霞絢麗。

眾人正看得如痴如醉,忽地一陣遮天雲霧氣湧來,將光芒四射的太陽遮蓋。眾人帶著讚歎而去,張青峰猶自站在原地,出神思索,直到白眉道長叫人來叫他用早膳,這才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