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魔劍鋒芒(第2/3頁)
章節報錯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右手緩緩伸出握住腰間劍柄,雙目寒光爆射,死死盯住張白駒右手。張白駒右手正握上劍柄時,耿定康的劍已閃電般點向他手腕。
兩人相距十來尺的距離,耿定康一躍而至,一招“飛燕凌空”將張白駒拔劍的手攔下。
張白駒只得將手一縮,收回抓劍之右手,後撤了一步,右手貼著劍鞘一滑向前抓劍。耿定康一招“青龍擺尾”向他向前的前臂平斬,迫使張白駒又將抓劍的右手收回。張白駒斜上步落在耿定康身側,左手如刀斬向耿定康右手腕,暗道:“這下我總可以拔劍了吧。”右手已握在劍柄。
耿定康右手腕一轉,一招“金蛇出洞”,劍尖在張白駒劍柄上一點,接著順勢又一點點向他虎口穴。
耿定康施展的為峨眉派自古傳下來的“猿公劍法”。它是峨眉派傳統基礎劍法,一般是入門弟子練習,峨眉弟子行走江湖一般皆不用它與強敵對陣。
在場的峨眉弟子都對這套劍法瞭然於心,見耿定康用它與名滿江湖的高手對戰都感驚訝,但等見到耿定康一連三劍竟使對手無法拔劍,都喝起彩來。
丹陽道長讚道:“不愧是峨眉十三鷹之首,一套普通的猿公劍法也能使得虎虎生風,又快又巧。”張白駒聞言一聲冷笑,虎口向上一提,食指猛然彈出,將來劍劍尖彈開,右手一抓,已然拔劍在手。
耿定康一聲長嘯,縱身而上,寶劍猶如狂風驟雨,施展出“左攔右截”、“力劈華山”、“錦雞上嶺”、“游龍戲水”、“青龍擺尾”、“金蛇出洞”、“金鷹撲雀”、“白蛇吐信”八招,接連疾攻而至。
八劍連環,綿綿不絕,便如是一招中的八個變化一般,瞬間連出。
張白駒微微一笑,一腳如大樹般紮根在地,另一隻腳只是換了幾個方位,便將八劍一一擋下。有人叫道:“張白駒手中劍看似輕柔飄忽,卻怎麼將耿大俠兇橫猛捷的劍招輕鬆化解?”
竹老人聞言道:“這可是鶴鳴山看山的劍法,叫做‘虛柔劍法’,是一路柔中帶剛,以柔克剛的上乘劍法。”
耿定康一路二十四式“猿公劍法”使完,忽地一沉身,劍法亦變得輕柔飄忽起來,行劍風格竟有四五分與鶴鳴山“虛柔劍法”相似,使的正是峨眉派|“柔雲劍法”。
張白駒依舊以“虛柔劍法”對敵,但見他出劍看起來似是比耿定康慢了二三分,卻往往後發先至,始終將來劍壓制。
耿定康將“柔雲劍法”連使兩路,見不能佔得上風,便從一位師弟手中搶來一把重劍,又將劍法一變,使出峨眉派剛猛的“開山劍法”對敵。
只見他豎劈橫砍,掌中重劍發出嘩嘩之聲,直似猛獸在開山劈路一般。
耿定康以重劍使了三路劍法,忽地一頓,將重劍扔還師弟,又取過自己的寶劍施展出幾路劍法來。
兩人比劍不過半個多時辰,耿定康已連使十幾路劍法,每套劍法都使得精妙嫻熟,造詣不凡,令觀者讚賞。場中群豪多人心中想道:“峨嵋派劍術果然了得,一個三代弟子已然掌握瞭如此眾多的非凡的劍術。”
忽聽一人道:“這張白駒怎麼始終以一路劍法對敵?”有人冷笑道:“這才是高手風範,能以不變應萬變,張大俠已然深得‘虛柔劍法’虛中堅實,柔中含剛的精髓。你看他腳下看似虛柔,換步之時實則穩如泰山;你看他劍法雖飄忽,與耿定康寶劍硬碰之時卻堅韌無比,不退絲毫。”
又聽得有人道:“鶴鳴山畢竟是道教發源之地,張道陵天師仙氣至今留存,峨眉派如沒有秘術,恐怕今日難敵鶴鳴山。聽聞白眉掌門新近悟得驚世四劍式,不知有沒有傳與耿定康?”果然,不多久,張白駒手中寶劍漸漸鬥意見旺,接連進攻數招,將耿定康逼向困境之中。
張白駒忽地拔身躍起,長劍在身前揮出一道扇形劍影,將耿定康周邊數尺籠罩。耿定康只覺周邊一股無形壓力將自己鎖住,手中的劍頓時沉重了幾分。
張白駒這一招喚做“漫天散雲”,是以深厚的混元真氣揮出重重劍影將對手壓制,致使對手手忙腳亂,竭力招架,最終敗在‘虛柔劍法’的最後一招之下。
忽聽聽竹老人道:“二十年沒有見到鶴鳴山‘虛柔劍法’的最後一式‘老君布雨’了。”
鶴鳴山獨傳的“虛柔劍法”本來走的是陰柔路子,但到了最後一式時,陰柔與剛猛並重,已到了返璞還真、爐火純青的境界。
聽竹老人話音剛落,身在空中的張白駒猛然發出一聲長吟,又憑空向上縱起數尺,向耿定康當頭灑下一陣劍雨。鶴鳴山混元真氣果然了得,劍雨中的每一劍都伴隨著尖銳刺耳的風聲。
眾人見耿定康還未從“漫天散雲”的壓力中掙脫,仰頭招架之際眼中閃過慌亂的眼神,都替他捏了一把汗,眼看點點劍光就要落在耿定康身上。
耿定康腳下忽地接連踏出數步,不但揮劍擋下刺來的數劍,而且還圍著張白駒旋轉了一圈,在他身後瞬間飛刺出數劍。
張白駒也甚了得,落地轉身揮劍連刺數劍,將來劍一一擋下,但耿定康劍中奧妙非常,有時張白駒需得連刺幾劍才能擋下一劍。
嗤嗤的劍響聲中,耿定康不斷逼近,張白駒接連後退。
耿定康破解張白駒絕技後,又接連使了三招,將張白駒逼入絕境。張白駒接連退出數步,滿面駭然道:“你竟然使用拘魂術,將邪物殘魂拘留在劍法之中。”兩人離群雄有數十尺遠,尋常江湖豪客看不出耿定康劍法奧妙,聽張白駒所言都覺詫異。
張青峰聽到張白駒所言,聚集目力望去,只見一團淡淡的黑煙正隨著耿定康寶劍舞動,形似龍蛇。
張白駒又閃了幾步,不再後退,將身一沉,雙目猛張,口中念動咒語,劍法一變,使出鶴鳴山道家祖傳的“降魔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