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壁上的巨大藤蔓承受不住爭鬥之力,掉落了大半下來。

張青峰見黑蛇落在地面,折下一支兩手指粗的老藤枝,乘著黑蛇掙扎之時,看準它七寸受傷處插去,正中其要害。黑蛇在地面慘疼翻滾了好一會兒,最終歸於寂靜。

青鴉拍拍翅膀抖落下數根羽毛,抬腳走到藤蔓掉落處,轉頭向張青峰呱呱叫了幾聲。張青峰上前看去,只見石壁上露出一扇鏽跡斑斑的木門,門上兩邊居中雕著兩隻巨大的凸眼。

兩隻凸眼冷漠呆滯地注視著前方,透著怪異。

張青峰猜想道:“此處怎麼會有一扇木門?從青鴉的行跡來看,似乎是專門將我帶到此處,看來它對此處頗為熟悉。而這門上的兩隻怪眼似曾見過,只是想不起來在何處見過它。”

青鴉伸啄猛然向門上接連啄去,將木門啄爛幾處,露出背後黑黝黝的山洞來。張青峰見青鴉舉動奇異,便上前猛拍一掌,將木門拍倒。木門被藤枝掩蓋多年,溼氣早已將它侵蝕腐朽。

青鴉抬起鴉腳,露出一幅輕車熟路的姿態向黑洞深處走去。張青峰點燃火折跟在他身後,走出半里地,抬頭見幾道人影隱隱約約立在一面不大的石廳中,連忙頓住身形。

青鴉卻毫不顧忌,依舊大搖大擺地走過去,蹲踞在幾人面前的一張椅子上。張青峰小心上前,方才看出那是幾個石雕的人像。

石廳之上端坐一人,右手邊是一隻猛禽的雕像。張青峰細看之下,驚覺猛禽的雕像與青鴉有六七分像,便指著雕像問道:“這個是你?”青鴉露出一副笑態,點了點頭。

張青峰想道:“原來這裡是青鴉的老巢,怪不得它如此駕輕就熟的就來到了這裡,只是它帶我來此處做什麼?”

青鴉望著大殿之上端坐之人,面色慢慢凝重起來,走到雕像之前,跪下磕了幾個頭。磕完頭,青鴉站起來向張青峰叫幾聲,繼續向黑暗中走去。

沿路兩邊黑影幢幢,隔離四五十尺便立著一尊石雕的小鬼雕像,在飄忽不定的燈影中露出猙獰面目。張青峰見四周陰森可怖,鬼像眾多,只覺似乎來到了地獄之中,心中不免有些驚懼,但又覺青鴉並無惡意,便硬著頭皮緊隨其後。

走出二三里,張青峰推測已然來到山壁腹中,但見路的盡頭出現了一間松木青磚屋。青鴉走上前,用尖啄挑開門上一面水晶竹簾,走進了一間房間。張青峰隨後跟入將屋中一盞油燈點燃,見屋中佈置有桌椅書櫃、文房四寶和茶具等物,但這些傢俱上都佈滿了灰塵,想來是許久沒有人打掃收拾。

張青峰一邊四面探看,一邊想道:“青鴉帶我到此處是何用意?”青鴉忽地飛躍而起,將掛在牆面的一幅人物山水畫叼下,露出一塊白玉色按鈕,隨後在其上一啄。牆壁上吱吱呀呀一陣響過後,開啟了一扇門。

青鴉拍翅落在門後的一間密室中。張青峰慢慢跟著走了進去,見有人在密室的兩個角落放置了兩顆雞蛋大的夜明珠,將暗室照亮。

屋中除去夜明珠外陳設簡單,只放有一塊船木和一塊圓形錦緞坐墊。夜明珠流動閃爍的流光中,張青峰看到地面描繪著一面伏羲先天八卦圖,旁邊密密麻麻標註著文字,而滄桑古舊的船木上也雕刻著螞蟻般大小的黑字。

青鴉走到錦緞坐墊前,用尖啄將坐墊移開,赫然露出“煙鬼夜行”幾個字來。張青峰上前,只見伏羲先天八卦圖上有數十個點位標記,都用石刻線條連線了起來,看來似乎是一種玄妙的輕功步法圖。他默默依照圖上步法方位標記踏出,反覆數次之後,忽然想起這套步法似乎在何處見過。

他又圍繞著伏羲先天八卦圖上的點位線路認真練習了數十次,愈發覺得這套步法奇妙無比,猛然記起這些步法中的數步與鬼帝與自己對敵時使出的步法相同,心中不由又驚又喜。

狂喜之下,張青峰將“煙鬼夜行步”不斷反覆練習,心中想道:“這套步法莫非就是鬼教獨步天下的絕世輕功,聽說天下唯有鬼帝才得到了真正的傳授,它怎麼會在這裡出現?”

青鴉見他反覆揣摩,如痴如醉,便走到室外,不再打擾他。“煙鬼夜行步”何等神妙,就算是修為精湛的壯年高手也無法於短期內掌控其要訣,何況張青峰不過是一位十六七歲的青蔥少年。

張青峰如醉如痴地研習煙鬼夜行步,不知不覺間已到天亮之時。青鴉在旁邊見他臉上忽地一陣紅,忽地一陣青,忽地又一陣黑……面色接連變化了七八種,心知不妙,當下走到他身邊,在他面耳邊響亮大叫幾聲,但張青峰依舊無法被叫喚清醒。

青鴉心中焦急,急忙飛出去,含了一大口冷泉水,劈頭蓋臉噴灑了張青峰一頭,然後在張青峰面上人中穴處一啄。

張青峰大叫一聲,清醒了一半過來,只覺全身氣流亂竄,心口傳來一陣陣劇疼,手腳也麻木僵硬難以動彈,心中暗叫不好,想道:“不好,今日急於求成,妄動真氣,致使氣血亂竄,看來已走火入魔了。”他幸得被青鴉半途叫醒,否則最終難免氣血逆流亂竄而亡。

張青峰當下剔去所有思慮,讓頭腦中空空如也,如此靜臥了一個時辰,才覺氣血平順起來。他緩緩站起來,只覺四肢依舊有麻木之感。青鴉引著他慢慢向洞外走去,出得洞來,見天色已然大亮。

青鴉趴伏在地,馱起張青峰向上清宮飛去。

青鴉知道張青峰受了內傷,過得三日,方才又來找尋張青峰,馱著他來到密洞習練“煙鬼夜行步”。這一次,張青峰不敢再貿然猛進,只是耐著性子,待一步步熟練之後方才敢習練下一步法。

如此一晃過了數月,白眉道長眼看臨近中秋,提前半月便向西南諸府送去英雄帖,邀請西南知名豪傑於中秋之日共赴峨眉金頂論道,共商大計。

農曆八月十二,深夜,白眉道長金頂臥雲別院。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夜色漸深,月光灑在臥雲別院中,為小院平添了幾分雅緻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