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青城五靈夜聚首(第1/2頁)
章節報錯
丹陽道長頗為驚奇,不知道布囊中所放為何物。他開啟繫緊囊口的絲線,取出一隻金銀珠釵來,只見數枝梅枝上點綴著幾朵暗紅梅花,中間鑲嵌著一顆珍珠。
珠釵已然陳舊,但對於丹陽道長而言,它卻帶著一種獨特的韻致和情思,是舊時光裡留下的無上珍寶。丹陽道長看著眼前的珠釵,一向穩固的雙手竟然微微顫抖起來,不由想起了很多年前送珠釵給白若曦的畫面。
那一天,陽光燦爛,南風吹得無比的溫柔。他輕輕將珠釵插在白若曦鬢髮間,她羞澀地垂下頭,珠釵在耳畔輕搖……
丹陽道長在回憶中竟有些痴迷,翻來覆去地翻看古舊斑駁的珠釵,似乎永遠看不夠。目之所及處,他看到珍珠中間裂開一道縫來,露出一片紙片一角。他好奇地將珍珠輕輕一捏,珍珠裂為兩半,從中掉下一張紙片來。
丹陽道長雙指將它夾住,展開來看,只見上面寫著幾個娟秀髮黃的小字:南問海,生於神宗皇帝元豐二年六月。
丹陽道長一時有些不明白,反覆推算時期,這才想起南問海出生日是白若曦嫁去南海的第六個月……他笑起兩人溫存的時刻,全身大震,紙條掉落向地面,想道:“南問海確有二分自己年輕時的模樣,莫非……莫非……”心中如江海般翻滾起來。
丹陽道長將布囊珠釵收入袖中,來到張青峰身邊,為他輸送內氣療傷。過得一個時辰,張青峰睜開雙眼,只覺周身已被汗水溼透,再看兩手,一隻手上的斑白之點雖全部消去,但另一隻手的黑色斑點卻依舊隱隱可見。
張青峰駭然道:“太師父,練功能練到雙掌發出一白一黑兩股氣流,那是什麼詭異功夫?還好我曾食過百年銀龍長生果而百毒難侵,不然恐怕早已命喪當場。”
丹陽道長沉思道:“此為黑白陰陽掌,據說是天師教中黑白道人所獨創秘傳之功。黑白道人雖在天師教中修行,其人心卻邪惡歹毒,暗中修煉巫鬼邪法,建立了陰陽道。陰陽黑白掌掌法為陰陽道鎮道絕技,兩掌至毒至寒,歹毒非常。只是奇怪,幾十年前,武林正道早已將陰陽道滅絕,為何還有人會用次掌法?多年前,凌雲寺敬海方丈曾被一老者用陰陽黑白掌掌擊傷,用少林易經功法和峨眉仙丹療傷去毒,經兩月方才痊癒。”
張青峰沉思道:“殺狼堂副堂主會用這黑白陰陽掌,那麼天狼幫幫中就必定有陰陽道之人。”丹陽道長點頭道:“據我們調查,天狼幫殺狼堂正副堂主一向都是天狼嫡傳弟子擔任。那麼可以推測,既然殺狼堂副堂主是天狼嫡傳弟子,那麼天狼就應為陰陽道傳人。今日你殺了天狼嫡傳弟子,下次遇著天狼你最好要暫時避其鋒芒,以你目前的修為,還絕對無法與天狼抗衡。”
張青峰黯然道:“是,弟子謹記。”一邊緩緩起身,暗想道:“這殺狼堂副堂主不過才得天狼陰陽黑白掌幾分功力,已然讓我打傷,目前,我自然無法與天狼抗衡。看來要想為父母報仇,我還需百倍努力修煉。”
丹陽道長看他氣色黯淡,關切道:“青峰,我看你大傷未愈,我們今晚就下山在三郎鎮住宿一宿才返回。”
張青峰點頭道:“多謝太師父體諒。徒孫有一事不明,還請太師父見教?”丹陽道長道:“你講。”張青峰道:“我們的此次行程被天狼幫知曉得一清二楚,是他們跟蹤能力強大還是我們青城派中有他們的耳目?”
丹陽道長笑道:“青峰,看來你的觀察力提高了。青城派十里之內,皆被我派派出的明樁暗哨所監視,所以天狼幫高手想要入內查我行蹤很難不被發覺。這次你我的行蹤與來去時間都被知曉得一清二楚,那麼我敢斷定,不但我們青城派中有敵手眼線,峨眉派中也極有可能有他們眼線。”
張青峰吃了一驚,擔心道:“如果峨眉、青城兩派都被天狼幫布控了的話,那麼蜀中其它門派恐怕也有天狼幫勢力插入了。”
丹陽道長面色凝重道:“青峰,江湖要比你想象的兇險得多,如今國事危殆,不久的將來,蜀中武林必將有一場血雨腥風,我們道家中人亦難逃身事外。天狼幫與你仇怨極深,必然要想方設法除去你,所以以後你要切記,儘量不要獨自行動。”
兩人下山自去三郎鎮住宿,第二天一早便催馬返回青城山。一上山,丹陽道長便喚來門下三大弟子,密令加派了數處明樁、暗樁,將青城派周邊要道嚴嚴實實地監控起來。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便到了冬天。張青峰初嘗陰陽黑白掌威力,深知自己功力尚淺,越發日夜不綴地勤加練習功夫。他一心只想急於求成,練功時難免心煩氣躁,故冬天的開初兩月練習下來,雖勤勉勝過往昔,功力反而沒有增進。
丹陽道長將他練功情形都看在眼中,卻不點明。一日,丹陽道長叫過張青峰道:“青峰,我觀你近十年來日夜勤學苦練,已然將青城多種功夫爛熟於心,雖得其形卻難窺其神。時至今日,你依舊苦練不已,但功夫進展卻越來越緩慢。你可知有何緣由?”
張青峰垂首道:“弟子對此深感困惑,乞求太師父指點迷津。”
丹陽道長沉聲道:“第一,修道一途講究靜心悟道,而你報仇心切,一心只想突飛猛進,則難免急亂。你修道之心已亂,還談何修道,故你首先是要靜心。第二,老子有言:‘少則得,多則惑’。而你卻貪多求全,所練功夫過於雜亂,想同時練好一二十種功夫。你要敢於捨棄不適合自己的功夫,將精力主要放在修煉二三種精妙功夫之上就可。”
張青峰沉思半晌,豁然開朗道:“多謝太師父指點迷津,青峰已然明白。”
丹陽道長微笑道:“若想增強內丹之術,你可去天師洞洞窟附近靜坐吐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天師洞洞窟為當年張天師修道悟道之所在,據傳那裡有一處洞穴可向西北方通崑崙,實實在在集聚了眾多精純的天地靈氣。當年,我曾在那裡靜坐三年,收穫頗豐。天師洞為本派禁地,不得掌門特許,普通弟子不得在那裡逗留,日後我就特別允許你前往修道。”
張青峰暗喜,施禮道:“多謝太師父!”聽得丹陽道長又道:“青峰,記得夜晚陰氣濃盛之際,不要入龍橋,特別是月圓之際。”張青峰居青城多年,知道其間故事,回答道:“青峰自然知曉厲害,我便是白天也不去。”
張青峰告辭退下,邊走邊想道:“殺狼堂副堂主陰陽黑白掌才得天狼三四分真傳,便已然如此了得,如我異日要與天狼相戰,該以何種功夫應敵?”
他將自己所習功夫一一梳理分析,苦思自己該精修哪些功法方能與天狼、老狼這種真正的高手抗衡。
想了大半一天,他漸漸理出頭緒,暗想道:“陰陽黑白掌不能以拳掌與之相觸碰,那我最好用所習得的劈空拳和劍法與之搏殺。第一個辦法是要勤修混元真氣,到時用混元真氣催動劈空拳將黑白掌擋在一尺外。第二個辦法是要勤練《天道訣》中記載的斬邪伏龍劍法和白眉道長所傳的授金頂問道四劍式劍法,因為這兩種劍法時我所習劍法中最為高妙的劍法。師祖說修煉功夫須得靜心和循序漸進,那麼我就先踏踏實實將劈空拳和兩種至尊劍法練好再說。”
他這一番細想終於開啟心結,心中頓時感覺舒暢許多,不禁對著落向青城山腰的落日長嘯了幾聲。
第二日一早,天剛微亮,張青峰便翻身躍起,向天師洞奔去。
相傳東漢末年,天師張道陵在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頂峭壁間修煉佈道,故其修煉處被後人稱天師洞,那裡修建著青城山最為重要的道觀。
天師洞三面環山,一面臨澗,在白雲溪和海棠溪環抱的山坪之上。冬日清晨的青城山,仙霧繚繞,青翠幽靜。
張青峰不久便來到天師洞前,只見一株長滿金黃色銀杏葉的銀杏樹從飛簷翹角的宮殿角落處沖天而立。它氣勢雄渾蒼勁,似一位飽經滄桑的將軍披著黃金甲冑傲立於天地間。
張青峰踏著滿地的金色銀杏葉,輕步上前,虔誠地磕了三個響頭,低聲道:“弟子張青峰,欲往天師洞邊修煉內丹,請白果大仙賜我靈氣。”
這株千年銀杏相傳為張天師親手種植,多年來道法自然,與道共生,吸取著青城山中的天地鍾靈之氣,成長為山中萬物靈異之首和青城山的守護者,故張青峰誠心跪拜於它。
張青峰拜過銀杏仙樹,向天師洞東邊而去,走出不遠,只見東邊有一塊奇異三島石,巨石上合下分,分三足鼎立,上書斗大的“降魔”兩個字。
傳說為張天師降魔時,見此石擋路,遂拔劍劈之,裂成三塊。三島石旁泉水環流、濃廕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