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物種異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曲木阿古面色憂鬱,一指正堂進門處火塘道:“我這幾天為阿母的病憂心如焚,哪裡還有心情外出。”火塘中柴火熊熊,一隻熬藥的銅羅鍋正嘟嘟悲聲哀叫,散發出來的草藥味飄蕩在屋子中。
曲木阿古引著三人來到火塘邊坐下,道:“幾位貴客稍坐,我燒壺茶。”
彝族崇拜火,每家都有一個“火塘”。所謂的火塘就是在地下刨出一個淺坑,用枯樹枝經常燃著火,而火塘上方的屋樑掛滿臘肉或者野味,從屋頂掛下一根藤條在火塘上方,用木勾掛一口鍋。
鍋裡平時煮著開水,客人來就用於泡茶,到做飯時,就用竹筒把火塘的火吹燃,用鍋煮飯,飯煮好後,在火塘上架上一個鐵架,放上鐵鍋炒菜。
至真道長道:“我與青城道長懂些醫理,請帶我們兩人前去看看你阿母。”曲木阿古眼色一亮,喜道:“兩位道長請隨我前來。”
木屋的床上躺著一位老太太,枯瘦如柴,面色無光,雙眼深陷。至真道長以望聞問切之法細細診斷一番,退出木屋道:“老太太並無大病,只是年歲已高,機理氣血衰敗,要應那自然生死之天理,除非有百年人參一般的靈丹妙藥來補氣潤血,不然難以醫治。”
曲木阿古聞言,頓時留下兩行眼淚來,哽咽道:“上天可憐,若得阿母能多活兩年,我願以性命交換。”
素雲道長先去煮藥的鐵鍋中仔細翻看了其中藥材,而後自衣袖中拿出幾顆丹藥,交給曲木阿古道:“這是我青城派練成的藥丹,可補氣提神,你先給老人家服下。我等就不打擾了,先行告退。”
幾人返回老何家中。張青峰道:“我看要請動曲木阿古,須得讓他母親身體好起來。”
素雲道長沉思道:“沒有靈丹妙藥,普通丹藥治不好曲木母親。除非我們找來峨眉派的九天回陽丹和我青城外丹派的龍虎丹,可惜我青城派丹王早已絕跡江湖幾十年,龍虎丹再也無人能煉出。”
大家都轉眼向直真道長看去。直真道長苦笑道:“我派九天回陽丹需罕見的百年雪蓮和人參作藥引,總共就煉成幾顆,現在就剩二三顆在我師父白眉道長手中,我可拿不出來。”
素雲道長斷然道:“看來別無它法,那我們就自己出發闖黑竹溝。好在多年前我去過,老何也給我們講過了溝中可能會遇到的險情,還是有幾分底氣。”眾人沉默不言。
素雲道長雖然說有些底氣,但大家都知道當年青城派和峨眉派的頂尖高手皆深陷其間,明白沒有出色的獵人引路,必定會凶多吉少。
天色漸漸昏暗下來,大家默默吃著飯,找不到進山引路人,大家都吃得索然無味。
老何問道:“晚上村口有鍋莊晚會,村裡人要圍著三鍋莊跳舞唱歌,你們想不想去看看?”素雲道長、直真道長和華雲師太聞言搖搖頭。
陳湘君嫣然一笑道:“師父,我想去看看!”林楓與關鵬道:“我們還是留下來打坐練功。”張青峰只得道:“我也想去看看。”
素雲道長道:“此地大家人生地不熟,青峰你要保護好周師妹。”
村邊壩子一處空地上,人們用石頭堆砌成一個圓,上面安放了三塊雕刻有精美彝族圖案的岩石。
一入夜,有人點燃了鍋莊中的柴火。枯柴噼噼啪啪地燃燒起來,人們開始圍著火堆跳舞唱歌。
彝人認為人類是由火演變而成,紅色火焰是神聖的象徵,彝族的祖靈是火。遠古時代,彝族先民在曠野周圍燃起篝火,男男女女在中間跳舞唱歌,以火光抵禦野獸攻擊,用火焰驅除黑暗,這個傳統傳承至今。
不久,越來越多的打扮一新的男男女女從四處趕來。有人唱起歌,彈起琴,大家圍著篝火在歡樂的彝族曲調中手拉手、圍成圈,跳起了達體舞。
大火映紅天空,縹緲的歌聲在夜空下回響。
張青峰與陳湘君不會跳鍋莊舞,便站在火堆邊觀看。
大山冰涼的夜風吹來,張青峰見陳湘君微微打了個冷顫,脫下外衫披在她肩上。
陳湘君垂首嬌羞一笑,火光將她的臉膛映得胭脂般紅潤。一位彝族姑娘跳到兩人面前,伸出左手向張青峰兩人做出邀請的姿態。張青峰笑著看向陳湘君,陳湘君向他點點頭。
張青峰拉起彝族姑娘手,一隻手抓住陳湘君的手,匯入到鍋莊舞蹈的人群中。
張青峰手握佳人玉手,一顆心砰砰跳動起來,只覺面上燙熱,手上出汗,手忙腳亂地隨著眾人跳動,但心裡只希望舞蹈不要停下來,永遠跳下去……
十幾個小孩拿著豬蹄跑到火邊,將豬蹄拋進火中燒熟,然後嬉鬧著掏出來吃,接著一邊追逐打鬧,一邊開心啃起豬蹄。
跳罷鍋莊後,小夥子們牽出十幾匹駿馬賽馬。急促的馬蹄聲踏踏響起,馬鞭在空中啪啪甩響,喊叫聲此起彼伏,將鍋莊舞會的熱鬧喜慶的氣氛推向高潮。
夜色深沉,歡聚的人群紛紛散去,帶著疲倦漸漸進入夢鄉。
薄紗般的雲霧籠蓋在小山村,忽聽得幾聲淒厲的山羊慘叫聲從村尾傳來,緊接著是狗的狂吠聲,打破了小山村的靜謐與悠閒。
住在老何家的眾人警覺異常,皆被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