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到近處,只見山體許多處都被挖出大大小小的坑來,正有數十名漢子手持鐵具在奮力挖山,不時會有黑色的煤塊用簡易的推車從山洞中推出來堆在一起。

不遠處是二三十間簡易的房屋,房屋的路邊有一家小小茶鋪。

茶飯鋪老闆是一位白鬚老頭,正坐在櫃前喝茶。道士走進茶鋪,高聲叫道:“麻衣神相,測字算命,降妖除魔,趕屍回鄉……降妖除魔,趕屍回鄉嘍……”

宋代人口猛增,北宋開封的人口比唐朝長安更多,是世界上第一個達到一百五十萬人口的超級城市,但開封的自然條件比長安還要差得多。

長安靠近秦嶺,周圍有不少山林,而開封在大平原上,四周根本沒有天然森林,所以宋代出現了嚴重的燃料危機。

老百姓為了生存,不惜砍伐桑樹、棗樹這些經濟林木,充當柴火。林木再生緩慢,燃料需求巨大,燃料危機是如此嚴重,到後來以至於連宗廟陵區的樹木也在劫難逃。朝廷想盡辦法,為此專門制定法律懲罰,宋仁宗的時候規定,偷砍別人家桑樹 ,四十二尺算一份,滿三份就要判死罪,但這還是擋不住老百姓砍樹。

那時為便於運輸和儲存,人們一般對木材進行乾餾,將其加工成木炭。但木炭的加工過程中損耗極大,燒製一斤木炭需要耗費六斤木材,燒取木炭成為森林消失的重要原因。窮則思變,正是因為這場燃料危機,人們不得不將目光瞄準新的燃料來源—煤炭。煤炭的出現拯救了森林和大宋帝國。

煤在宋時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是以在某些山野之地,就有逐利之人結伴同鄉佔據山頭私自挖煤。這些挖煤之處,往往沒有安全防護,常常發生山洞坍塌之事,將挖煤的人砸死在洞中。

華夏之人都眷戀自己的鄉土,講究葉落必須歸根。客死異地的遊子,本人的意願一定要入葬祖塋,隨行的同鄉親友也有資助此事的義務。那些意外死去的人,沒一個是有錢人,要想將人經過數百里崎嶇山路運送回家,窮苦人家都付不出這筆錢,於是就有了運屍回鄉這一行的出現。

白鬚老頭放下茶杯,問道:“道長怎麼稱呼?我這裡這有一具屍首需要運回恭州。前些日煤礦一個山洞崩塌,不幸砸死了一個年輕人,可憐他剛到沒多久,家中也無錢僱馬車將他運回。道長真會趕屍,收費幾何?”

道士怪眼一番,冷笑道:“本道烏三公,上可呼風喚雨,下能降妖除魔,何況區區趕屍一事。本道正有要事趕往恭州,收你二兩銀子即可,可以人到才收全款。你速帶我去看看屍體,待貧道施展神通,讓你看看我的手段。”

白鬚老頭聽道士說得玄乎,趕緊放下茶杯,對店中夥計叫道:“給道長泡一杯好茶。”轉頭對烏三公賠笑道:“道長稍候,我即刻去叫死者的幾個同鄉前來,然後一同前往停放死者之處。”挖煤的人和周邊居民聽得有人要趕屍,立即口口相傳,都跑來看熱鬧,幾十人圍成一圈。

烏三公吩咐眾人準備清茶三杯,將清香三柱插在一個香爐上,先擺上淨水盅、法簡、令牌、黃表紙和香,再用五升米鬥盛滿米並在米中插上鎮妖劍、令旗、惠光鐵叉等法器,布起一座法壇。

眾人都靜住呼吸觀看。

烏三公將手洗乾淨,向神壇拜三拜,圍著屍體轉三圈,將辰砂塞進屍身的耳朵、鼻孔、嘴巴三魂出竅之處,用揉成團的神符堵緊,口中高聲唸了一句咒語:“鎮住三魂不離體”。隨後又將辰砂放置在屍身的腦門心、背膛心、胸膛心、左右手板心、左右腳板心,用神符壓住,用五色布條紮緊,口中高聲念一句咒語:“鎮住七魄不出竅”。

封完三魂七魄,烏三公豎起劍指在空中畫了一道靈符,隨後劍指一點,將那符點燃化在水碗中,口中唸唸有詞。

唸完符咒,烏三公拿過一隻捆綁的公雞,一刀割破咽喉,將雞血滴在水碗,口唸咒語手挽訣,端著法水向屍體撒了三次,怪眼圓睜,桃木劍一指,喝道:“畜牲起來!”

說也奇怪,屍體聞聲開始顫動了幾下,似乎要活過來一般。周邊圍觀的人群中有人驚叫起來,唬得眾人向後倒退了一圈。

烏三公將屍體扶起,取出一塊青布,往屍體臉上一系,又往其頭上戴上一頂棕色斗笠,斗笠四周貼上起數道神符,再穿上一套寬大的黑袍。

烏三公先將拇指和中指浸到符水中,將水輕輕向空中、向地上、向東西南北四方揮灑,敬奉五方龍神,隨後再猛吞一大口符水在嘴裡,朝屍身張口猛噴。

他噴好符水,操起趕屍鞭,朝空中用力一甩,大喝一聲:“畜牲,起來上路!”屍體聞言,如觸電般一下站了起來,直挺挺面向眾人。

圍觀之人,膽小的嚇得轉身而逃,膽大的也驚得閃向一處。一位婦人白眼直翻,當場嚇得一屁股坐攤在地上。兩個小孩嚇得哇地大哭起來,卻動不得腳步,襠下流下一地尿來。

烏三公冷冷朝圍觀眾人看了幾眼,拿出引魂鑼,撒出幾張紙錢,高叫道:“萬物讓路,亡魂上路。”當下他在前面領路,將引魂鑼一聲聲敲響,而死者便向前邁開僵硬的步子一步步地跟著鼓鑼聲朝前走去。

天色漸漸暗下來,村中人都已收拾停當,隨身只帶了金銀細軟之物。教主夫人坐上了一輛四匹駿馬拉載的馬車,少教主也將他的愛馬牽了出來。

那馬喚作騰雲駒,踢騰跳躍,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張青峰負手站在義莊門前,望著漸漸暗下來的天色,滿腹心事。藏在張青峰衣袖中的小金蠶覺得沉悶,探出頭跳向地面,在他腳邊閒耍。因林道長說過村中可能藏有奸細,故張青峰一直沒有向大家透露金蠶的存在。

村中不知道什麼時候湧起一層薄如白紗之霧,接著一陣奇怪的鈴聲和鑼聲透過輕薄的霧,從村口的方向傳來。

沒過多久,兩個奇異古怪之人在霧中走進村來。走在前面的是一位身穿道袍的精瘦道人,一面走一面敲鑼搖鈴,手中銅鈴和鑼聲發出攝人心魄之音。

走在後面的是一個高而寬大的黑袍人,戴著高筒氈帽,額上壓著幾張畫著符的黃紙,僵直地跳著向前。

村中之人此時都積聚在義莊的周圍,所以一路沒有人阻止這個顯得奇怪的道士。道士徑直來到義莊前,高聲說道:“湘西烏三公,趕屍來到義莊,懇請貴莊收留一晚,明早就走。”

種小杰走過來,望了那道士一眼,冷冷道:“今晚我們就要出遠門,不能讓你留宿,你還是趕緊去別處投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