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君將它輕輕插在髮髻上試了試,說道:“好看,放二年,等我長大了戴。”髮簪的松木杆上鑲嵌著苗銀蘭花葉子,還搭配著幾顆晶瑩的琉璃珠子。陳湘君戴上雖然好看,不過身形太小,大小不大相宜。

張青峰轉眼看了看當初自己生病住的房間,問道:“我走後你們家可有發生過什麼事?可有看見過什麼奇形怪狀的東西?”

陳湘君搖搖頭,隨後想了想道:“你走後,有幾天水缸裡的魚老是少個一兩條,過了幾天就沒有再少過了。”

張青峰聞聽,一時有些悵然若失,心下想道:“看來金蠶已經養好傷離開了。”本想去黑龍洞附近找找,但想到那些可怖的毒物也就做罷了。

素雲道長看看陳湘君,說道:“周兄弟,你看你平時要忙於撐船打魚,或許不能很好地照顧女兒,你可願將女兒送上峨眉,拜在華雲師太門下?”

陳天漁大喜,笑道:“能拜在峨眉門下,可真是我周家的福氣呀!湘君,快過來拜謝道長。”

陳湘君甚是乖巧,立即跑過來給素雲道長恭恭敬敬拜了幾拜。

素雲道長道:“我上山就修書一封與華雲師太,叫她派人來接湘君上峨眉山。湘君清秀靈慧,華雲師太一定能將她調教成優異峨眉女弟子。” 陳天漁當下千恩萬謝。

素雲道長道:“周兄弟,我們明早就要出發,還有些東西要準備,就先告辭了。” 陳天漁帶著陳湘君依依不捨地將兩人送出一二里,方才返回。

多年以後,張青峰還清楚的記得和素雲道長騎馬去青城山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三月的蜀中天氣溫潤中略帶寒意,兩人晨光初露時分出發,下午約申時到了青城山腳下。

山腳下是一座巍峨莊嚴而古樸自然的山門,上以濃墨書“青城山”三個大字,字若龍蛇,相傳是陳摶老祖手書。

山門構架上採用道家四重簷式,每重簷上雕塑有神話人物或飛禽走獸。山門左右矗立一對形態威嚴的石獅,給道教氣息濃郁的青城山增添了幾分莊重與神秘。

張青峰上過二次青城山:一次是四五歲時和父親上山為丹陽道長恭賀八十大壽,最近一次是和父親為丹陽道長拜年。

他父親公事繁雜他又年幼,每次都行色匆匆,以致於他還未曾好好體味過青城的幽靜雅韻。

踏進青城山山門不久,一陣幽幽的涼意便撲面而來,放眼一望,山之四圍盡是蔥蘢林木,細細聆聽中,聽得密林深處傳來淙淙清泉流動之音,一路因奔走而燥熱煩悶的心立刻安靜下來。

丹陽道長早知兩人上山日期,便派出身邊一名道童在山門口迎候。道童名喚見素,約十四五歲,平常在丹陽道長身邊照料生活起居。

素雲道長自去處理山中要事,由見素引著張青峰一路遊玩上山。

一路行來,張青峰見山路陡峭曲折,林木蒼翠繁茂,溪水清澈白亮,俗世的煩悶喧囂都被隔離開來,說不出的清爽舒適。

見素引著他經過建福宮與天然閣來到天師洞,在天師洞邊的一處竹屋休憩落腳,隨後送上一杯清茶和素齋,說道:“今晚用過晚膳,掌門要召集眾人在議事殿議事,到時我來通知你。”

天師洞是青城山的主觀,相傳東漢末年,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頂峭壁間修煉佈道,俗稱天師洞。

丹陽道長大振青城派聲威之後,便大興土木將其重建,建有三清殿、三皇殿、黃帝祠、講道場和議事殿。

張青峰閒來無事,便信步觀賞四周道教建築。他來到先是三清殿前,只見一座重簷歇山頂樓閣式建築,殿前對聯寫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心中忽地一動,記起張乾雲道長傳授功法似與此句頗有關聯,自語道:“此句是何意?”

一位守殿中年道士見他年幼,笑道:“你小小年紀,想你也看不懂。此聯可是老子道家思想的真傳,又暗含‘一氣化三清’的深刻寓意。”張青峰聞言,心頭不由生起對敬畏和求知之意。

拜完三清殿,張青峰又前往三皇殿和黃帝伺觀賞了一番。

三皇殿殿內供奉伏羲、神農、黃帝石刻造像。相傳黃帝曾在青城山跟隨仙人寧封子學道,寧封子還協助他打敗了蚩尤,後來黃帝功德圓滿,乘龍昇天成仙,故青城山還給他修建了祠廟。

黃帝祠左側有一洞,乃張道陵修煉之天師洞。洞窟最上層有一石龕,供奉張天師石像。張天師面有三目,神態威嚴,左手掌直伸向外,握有天師鎮山之寶:“陽平治都功印”。

青城派在三清殿四周建立起數處建築作為派中活動大本營:修建了碧瓦朱甍的講道場和走鸞飛鳳的議事殿,也修建了小巧素雅的住宿房和簡潔通透的修道間。

建築依據山形建立,將建築與自然融合,周邊培植花草樹木,清靜幽雅,實為修道悟道之絕佳場所。

天色冥暗之際,議事大殿的油燈和蠟燭點燃起來,大殿正中的樑上懸掛著一盞巨大的十六頭燃油銅燈,大廳地面兩邊點著十隻手臂般粗的蠟燭,將議事大殿照得明晃晃如白晝一般。

張青峰進入大殿之時,殿內已有數十人到場。

殿中站立之人有道有俗,都按劍而立,排列森然成序。其間有人識得張青峰,見他進來都轉目看他,低聲議論。

議事大殿正中是一把雕刻著古松、高山與仙鶴的黃花梨扶手椅,坐著半閉眼目養神的青城掌門丹陽道長。

兩邊擺著四張松木椅,三張座椅上坐著丹陽道長座下第一代弟子,但不知何故,一張座椅上空無人坐。

素雲道長見張青峰到殿,便沉聲道:“眾弟子肅靜。”

素雲道長為青城派大弟子,執掌青城派刑罰多年,為人剛正威嚴,在青城派威望甚高,一出聲,大殿間立時寂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