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慢慢的喝著咖啡,在調整自己有些過於憂傷的情緒。

如果當年不是程凱之告訴她,她母親的死不是簡單地一場車禍意外,她可能就真的不會再回到南城這個地方了。

儘管當年被喬家人傷得很深。

但終究。

她對他們的恨也沒有到非要殺了他們的地步。

她嘴角冷冷一笑。

她要報仇雪恨的人,都還沒有死光!

所以她還沒有資格,緬懷。

沒有時間,去緬懷。

喬箐強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

……

喬氏企業和其代理商的糾紛,很快在各大新聞頭版上沸沸揚揚。

這件事情一出,各方資深人士都有同的看法。

理智一點的人會覺得,這是行業優勝劣汰的一個結果,代理商來鬧事就是非常不可理喻的事情,商業的發展從來都沒有一層不變,也沒有所謂的鐵飯碗,一旦經營模式不適合大眾主流,要麼轉型要麼破產。歸根結底,這是自己的一個商業市場,不能因為自己的經營不當把罪名怪在他人身上,這完全就是在無理取鬧。

當然也有另外一部分人覺得,一個企業的發展,就是各個產業鏈的共同發展,不能因為自己的發展就嚴重損壞了其他產業鏈的一個利益,喬氏發展電商經濟明顯就是在給實體經濟致命的衝擊,喬氏應該提前規劃好實體經濟的一個未來或者共同轉型,過河拆橋,就是在違背社會道德的存在,這樣的商業發展不應該被認同及推廣。

雙方各執一詞,在網路上吵得不可開交。

如此的新聞對喬氏而言,倒也不好不壞,甚至還讓喬氏又曝光了一把,讓喬氏的股市還長了一點,事態的發展不算太壞。

然而第三天。

一個爆炸性的新聞突然驚現。

南城本地最大的代理商高元明出事兒了,他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召集了很多很多記者,指控喬箐為了讓他不再鬧事,找人威脅他,甚至還找人打他,現在他傷勢很嚴重,他要恐高喬箐的故意傷人罪,同時要求喬氏給他一個說法。

當天下午。

喬箐被帶回了警察局接受調查。

因為只有高元明的一面之詞,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說明這件事情和喬箐有關係,警察放了喬箐,喬箐走出警察大廳。

剛走出去。

一群記者蜂擁而至。

喬箐也沒有退縮。

跟著她來警局的是艾米還有張楓。

兩個人都是本能的把喬箐護在了身後,攔著記者的圍攻。

面對十幾個記者,兩個人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艾米的高跟鞋鞋跟都給弄掉了,張楓的一身狼狽,西裝紐扣都被抓掉了。

喬箐扒開他們兩個人。

兩個人一怔。

喬箐站在記者面前,氣勢很足。

“退開一米遠,我回答你們的問題,要是再靠近,以後別想在我身上得到任何新聞。”喬箐的話,威脅中帶著威嚴。

原本吵吵鬧鬧下場一片混亂的記者,似乎突然被喬箐這句話震懾到了。

所有記者面面相覷的看了彼此一眼。

然後就真的推後了,和喬箐保持了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