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重結合現有情報以及前世所掌握的情況,對德俄戰爭進行了一番推測,老戴邊聽邊點頭。

“好,你馬上將你說的形成文字材料,我要帶去官邸面見委座。”

戴春峰聽完下令,語氣中帶著一絲熱切,如果左重的預測與現實情況一致,那軍統和他的功勞就大了。

至於預測是否準確,老戴根本沒懷疑過,他對左重的能力深信不疑,這是長久以來形成的信任,對方既然敢說,肯定有把握。

接下來幾天,前線傳來的訊息證實了左重的部分推測,紅俄人在戰場上的糟糕表現驚呆了所有人。

紅俄軍隊在德軍發起進攻時準備嚴重不足,許多部隊處於混亂狀態,指揮系統也未能有效應對,導致損失極大。

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紅俄軍隊被德軍裝甲部隊的快速推進和包圍戰術所壓制,成千上萬計程車兵被俘虜,大量裝備被摧毀或繳獲。

僅開戰當天,紅俄便損失了超過1200架飛機,500餘輛戰車,數個集團軍被全殲,死傷超過十萬人。

令人驚詫的是,其中800多架飛機還未起飛就在機場被炸燬,強行起飛的400多架飛機也未能對德國空軍造成實質傷害。

除了飛機和戰車,紅俄還損失了各型火炮和其它重型裝備,具體數字難以統計,沒有哪個後勤軍官敢在數百萬人的戰場上統計戰損,那是在找死。

六天後,白俄羅斯地區首府明斯克淪陷,紅俄西方面軍司令由於作戰不力被下令處決。

德國對紅俄的不宣而戰震驚了世界,就連盟友日本都被嚇了一跳,震驚過後,面對孱弱的紅俄,日本人在諾門坎之戰中被紅俄軍隊打掉的野心又重新燃燒。

1941年的日本可謂是進退維谷,南方與果軍的戰鬥陷入泥潭,華北的地下黨到處破襲,日軍後勤補給不足,高層軍心動搖。

在這種情況下,看到德國如砍瓜切菜一般打敗紅俄歐洲精銳,東京大本營如何不興奮。

日本內閣馬上召開御前會議商議日軍的下一步行動,確定是否要策應盟友德國,結果就是鬼子內閣又又又調轉矛頭,準備再次跟紅俄開戰。

關東軍上下摩拳擦掌,想借著俄德戰爭的東風,徹底解決紅俄對偽滿和高麗的威脅,報諾門坎的一箭之仇。

東京,首相近衛文彌府邸。

佐爾格和林傅一郎在門前告別,他們一個是近衛文彌的親信幕僚與好友,一個是近衛的重要政治盟友,此次來訪是受近衛之邀參加日本對紅俄的戰爭準備會議。

兩人各自離開後,莫斯克和山城幾乎同時收到了一條絕密情報,內容是日本內閣剛剛透過的《時局變化下的帝國國策要綱》,乃至相應軍事部署。

關東軍將以“演習”為名組織戰前動員,該動員分為三個準備階段,預計調集70萬人,意圖在6個月之內徹底消滅紅俄在遠東的軍事力量,佔領外東北。

滬上的長谷良介,東京的傅玲也接連送回情報,駐紮在關內和本土的日軍部隊,近期均有異動。

不止如此,雙面間諜蕭清敏透過哈城日軍高層和高麗復國組織查出,位於高麗的關東軍彈藥庫囤積了大量子彈、炮彈,數量遠遠超出日常戰備所用。

時間進入七月,偽滿全境突然戒嚴,5個守備軍團接到了強化治安任務,幾十萬農民被強徵勞役。

原本這些事對國府是好訊息,日軍對紅俄動武,必然會減少對民國戰場的投入,但連鎖反應下,很多事情發生了變化。

誰也沒想到,德俄開戰首先受影響是國際藥品行業,盤尼西林這種新式消炎藥有市無價,各國商人揮舞著鈔票卻一無所獲。

這就導致了一個後果,左家平價賣給國府的平價藥品屢次“被搶”,倉庫多次“被燒”,搞得前線怨聲載道。

更為嚴重的是,有可靠情報顯示,日本人和德國人盯上了澳洲的盤尼西林工廠,想要竊取配方、菌種和生產工藝。

有資料顯示,盤尼西林的出現讓歐洲戰場的傷口感染死亡率從戰前的20%驟降至3%,敗血症的死亡率從50%降低到10%,效果異常顯著。

對於人力資源寶貴的日德來說,盤尼西林可以讓更多老兵重返戰場,增強軍隊的戰鬥力與士氣,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

擋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收到訊息的左重急了,當即申請帶人前往澳洲,阻止兩國對藥廠下手。

為了保密,行動人員將轉道紐西蘭,採用假身份和偷渡手段分批潛入澳洲,儘量減少暴露的風險。

而且自滬上一別,左重已經很多年沒見過除左鈞之外的家人,此行正好公私兼顧。

半個月後,一艘郵輪從港城出發,目的地是紐西蘭北島阿克蘭市的懷特馬塔港,比起以往乘客中多了不少亞洲面孔。

①紅俄部隊中,師會設定兩個副師長,團設定兩個副團長,以此類推,直到排級單位都有兩個副排長,這種制度可以在戰爭中快速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