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節氣象、水文資料(第2/3頁)
章節報錯
左重耳朵動了動,直起身子拿出一副望遠鏡對準山下,發現圖書館一樓亮起了一盞燈光。
雖然其中跟珍珠港有關的資料只停留在19世紀,但放在地理學上,數十年的時間僅僅是轉瞬而過,資料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
這篇論文記錄了瓦胡島從1907年到1938年之間的所有天氣情況,資料涉及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歷年風向頻率、風速、降雨量、氣溫、溼度、日照情況、降雨量等等。
和煦的太平洋暖風吹過道路兩邊的椰林,左重抬頭看了看樹葉間透過的陽光,抬腳走向停在路邊的計程車,對司機報了個地名。
守夜人打著哈欠巡視了圖書館一圈,不時停下將窗戶開啟,海風將一絲泥土的味道吹散,抹去了左重進入的最後一點痕跡。
消失多時的左重又一次出現,他小心地踩著落葉來到山崖邊,遠遠眺望山下的夏威夷大學圖書館,然後靠在大樹上閉目養神。
不知過了多久,山下傳來了“鐺鐺鐺”的救火車鐘聲,幾輛救火車從遠處快速駛來。
當然,如果對方真的是個恪盡職守的資本主義勞模,他也有辦法。
這些圖書館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會千方百計為讀者服務,最大限度地向讀者提供所需的一切文獻。
時間飛快流逝,太陽慢慢從海平面跳出,城市開始復甦。
還是那句話,美國人已經被安逸的生活麻醉,喪失了該有的警惕,缺乏對戰爭的敬畏,根本沒意識到圖書館裡那些資料的情報價值。
夕陽墜下,夜色降臨,馬諾阿山谷恢復了安靜。
在沒有內應的情況下,這是測試目標安保警戒措施、敵方軍警響應速度的最好辦法(切勿模仿),前提是所處區域是社會秩序良好的正常國家。
拿出小油壺潤滑了一下合頁,以防發出噪音,左重輕輕開啟窗戶,單手用力一撐躍進窗臺內。
按照計劃,凌晨2點整時,小澤會透過搭接線路的方式向瓦胡島救火隊通報,夏威夷大學圖書館發生火災,簡單點說就是報假警。
在洋基佬們的思維中,不會有人對一堆破書和論文感興趣,因此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二:一c零二::四五五
“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無論是民國,還是日本,人們都將書籍看做是一種寶貴的私人財富,很少對外借閱。
小澤川不明白,任務跟喪失警惕有什麼關係,莫非美國人的司令部戒備很鬆懈,可以隨意進出?
對於他的疑惑,左重沒有多解釋,嘴巴微動說了一個英文單詞,library。
左重開啟蒙著黑布的手電,利用標籤尋找大氣科學和海洋學藏書,手電的光線經過黑布後變得異常昏暗,極大減小了被人發現的可能性。
“不錯,夏威夷大學,那裡的大氣科學和海洋學都很專業。”
所以說,在崇尚“自┴由”的歐美國家執行任務,是件很愉快的工作。
一扇,兩扇,剛推到第三扇,左重便找到了進入圖書館的入口——一扇沒有關嚴的窗戶。
不過這難不倒左重,他淡定地從口袋中取出手套和腳套戴好,走到窗臺前按照順序逐一推動。
蔗糖商社一樓,小澤川來回踱步面露不安,就在他開始計劃逃跑路線的時候,大門被人從外面開啟了。
幾分鐘後,藉助路燈的照明,他看到有人開門出去與救火隊員開始了交涉,雙方似乎談得不太融洽,很快就分道揚鑣。
“好的,先生。”
從空間之中取出相機,左重咬著電筒,一邊拍照一邊警惕地觀察著周圍,手上不停摁動無聲的快門,直至將論文全部拍下。
救火車一溜煙離開,開門者也返回了圖書館,剛剛亮起的燈光再次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