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節倒述(第1/3頁)
章節報錯
封鎖解除前30小時。
(倒述哈)
對半田的審訊剛結束,鄔春陽、吳景忠、歸有光收到訊息回到總部會議室。
三人跟早就等候多時的古琦和宋明浩匯合,幾人對各自掌握的線索做了交換和討論。
當聽到古琦說口供裡少了什麼時,鄔春陽、吳景忠立刻拿起口供看了起來,而後陷入了思索。
他們一個是軍統第一批科班成員,一個是中山大學高材生,要能力有能力,要水平有水平,要經驗有經驗。
對於卷宗和口供,兩人再熟悉不過,可看了很久,愣是沒看出裡面有什麼地方不對。
口供中,各個現場的目擊者描述清晰,內容詳盡,格式也完全符合軍統對文字記錄的要求。
文案工作是情報工作中最簡單的一環,辦案人員都是老手,不可能在這上面出問題。
忽然,吳景忠一拍大腿:“不對!口供裡缺少敵人的對話!”
在場的人聞言愣住,紛紛翻看手頭的資料,發現真是這樣。
所有的口供中,除了過茳龍那一份,剩下的都只有目擊者的描述,敵人似乎全程都沒有說話。
甚至案發後,有三個嫌疑人在飯館觀察軍統的動向,點菜也是用掛在牆上的木牌,就跟沒長嘴巴似的。
就連被捕的日諜半田,都只跟領頭的中佐有過簡短交流,這種情況很不正常。
不過這能說明什麼。
敵人是啞巴?
還是這些人不會說民國話?
又或是目擊者對他們隱瞞了關鍵資訊?
鄔春陽正準備開口說話,就看到左重走進了會議室,眾人連忙起身迎接,問好後再次落座。
“老古說過了吧?談談你們的想法。”
左重坐下後掃視了一圈笑著問道,想看看手下們有沒有長進,案件這麼多,不能全靠他一個人。
會議室裡安靜了片刻,吳景忠見沒人說話,於是舉手示意自己有話要說,率先發表了意見。
“副座,根據半田的口供,日本人的行動隊伍是從獨立混成第十八旅團抽調的,他們是職業軍人,不是情報人員。
這些人可能會說民國話,但不流利,潛伏山城又是一次高風險任務,容不得半點馬虎,這就導致了他們全程靜默。
若這個推論成立,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一群人長時間不說話,要如何不引起周圍人的懷疑。
另外,那三個在飯館出現的嫌疑人面部面板白皙,這與他們出身軍中的背景不符,也是一條值得注意的線索。
所以,敵人會不會假裝啞巴,分散躲在防空洞裡,只有這樣才可以全程保持沉默,同時形成膚色的異樣。”
眾人反應過來,是啊,一群青壯年本就顯眼,要是再不說話就更顯眼了。
為了躲避日本人的轟炸,山城挖了不少防空洞,那裡確實是不錯的藏身地點,足夠安全、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