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軍統的技術部門從美國進口了兩臺剛定型的SCR536步話機用以研究,花了整整5000美元!

為了籌措這筆經費,複製版日元的印刷機都快轉出火星子了,好不容易才湊夠了兌換美元所用的日元。

但不得不說,這東西確實好用,可以讓兩支隊伍保持實時通話,只是通訊距離比較短,泙原地區最多5公里,山地3公里左右。

這說明襲擊者在附近肯定有同夥,有了此等利器,說不定從韓城到邊區的所有路線都被對方封鎖了。

甚至更遠的地方也在敵人的監視中,人家就等著他們自投羅網呢,麻煩了啊!

望著消失在密林中的襲擊者,左重略略思索轉頭看向東方,順著這個方向再走幾十裡便是芝川渡,對岸就是鬼子的地盤。

或許,他們要冒一次險了。

…………………………

芝川渡。

位於黃河以西,北面是群山夾道的峽谷,南面是遼闊的坪原,自古便是西北到華北的交通樞紐。

即使是戰爭時期,通向渡口的道路上也是車水馬龍,一輛輛騾車將米脂的糧食、關中的粗布,靑海的食鹽運往晉省乃至整個華北。

為了抽空國統區內的物資,減少果軍的供應,東岸的日本人對此樂見其成並大開方便之門。

只要商隊繳納稅金,再給足好處,碼頭上的日軍就連搜查都懶得搜查,統統放行。

這倒不是鬼子輕敵,實在是果軍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令人“放心”,與之相比,日佔區與邊區交界的碼頭,警戒程度就要高得多。

在襲擊者撤退後,左重以及慰問團一行人換上布衣布鞋,順著山路向東步行了大半天,來到一個距離芝川渡數公里的山坳裡。

對於下面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馬隊,陳先生等人有些詫異,他們沒想到前線的商業往來竟然如此發達。

“徐組長,難道政府和日本人達成了協定,雙方互通有無?”

目送十幾輛騾馬車走遠,陳先生還是沒有忍住,小聲問了左重一句,臉上的表情很淡定。

作為商人,他沒有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妥,如果能用一些不重要的商品換來抗戰急需的物資,也算是一樁好買賣。

“這個.”

左重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難道要說見有油水可撈,第二戰區的頭頭們也加入了這些生意當中,把軍糧甚至武器裝備倒賣到日佔區嗎。

其實不光是陝省,但凡有跟日佔區交界的地方,類似的行為一直都有,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畢竟走┴私是果軍軍官的天賦技能,軍中就沒有幾個人不做的,把那些不做的抓起來,十個有九個是地下┴黨。

支支吾吾半天,左重含糊地說了句這乃是地方官員所為,便找了個理由走開,將鄔春陽叫到了一旁。

“有沒有合適的商隊,咱們要借一身皮去對岸,向北走上一段再渡河到匪巢的延長縣,不然怕是走不脫。

剛剛的情況你也看到了,那幫人絕對是精銳,還穿著西北的軍服,又有步話機,能準確掌握慰問團的行程。

山城、第二戰區或者匪巢肯定有對方的眼線,之前商定好的路線不能再用,必須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這就是左重在看到襲擊者後想到的辦法——從日佔區去邊區。

不管埋伏車隊的人是不是鬼子,對方絕想不到他們會這麼做。

只要行動夠快,夠隱蔽,等到對方反應過來,他們早就到了邊區駐地。

鄔春陽思索了幾秒,無數情報在腦中高速閃過,並最終在一份檔案上停下,他當即給出了肯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