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節泥頭車警告(第1/3頁)
章節報錯
幾日後,濠江半島碼頭。
宋部長和下屬站在棧橋旁有說有笑,不遠處的日方談判隊伍也在低聲交談,海面上停靠著一艘巨大的郵輪。
雙方都在等待這艘前往河內的郵輪出發,按照國府方面的提議,中日兩國將在那裡舉行第三次正式會談。
對此日本人沒有意見,只要能達成協議,和談無論是在濠江,還是在河內,沒有任何區別。
談話間,汽笛聲猛地響起,黑色的煙柱從煙囪冒出,開始登船了。
城市的另一頭。
十幾輛英國AEC Matador O中型卡車在一條沒有完工的公路上呼嘯而過,車斗裡滿載著泥土和石塊,向著填海造地工地駛去。
這種卡車在英國軍中也被稱作“鬥牛士”,其配備了一臺7.6升柴油發動機,額定功率為95馬力。
充沛的動力可以讓滿載超過十噸的車輛在道路上達到最高36英里/小時的速度,動力強悍,完全配得上“鬥牛士”的稱號。
在英國殖民地以及勢力範圍內,鬥牛士卡車被大量應用在軍事、工程建造中,與港島只有一海之隔的濠江也不例外。
葡國早已失去了大航海時代的榮光,國內沒有像樣的汽車工業,只能花高價進口外國車輛,其中英國車的數量最多。
一是畏懼英國人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二是另一種形式的保護費。
而濠江當┴局購買這些鬥牛士,是因為沒有別的選擇。
跟港城一樣,葡國人很早便開始了填海造地,即使是在困難的戰爭時期,也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這需要非常可靠以及高載重的卡車,在目前的國際市場上,除了鬥牛士,其它車輛無法勝任這種工作。
卡車車隊行駛了一段後,有三輛卡車速度降低,車上的白人司機與同伴打了聲招呼,緩緩停靠在路邊。
鬥牛士有很多優點,但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發動機溫度容易過高,需要時不時的停下為引擎降溫,所以這種情況很正常,司機們早已刁慣。
待車隊遠去,帶起的塵土還未落下,幾名身穿工服的男子從路邊走了出來,迅速接近停下的三輛卡車並與司機碰上了頭。
“這是三位的酬勞,每人5萬日元,不連號的舊鈔。”
來人中領頭的正是鄔春陽,他壓了壓帽簷,交給司機每人一個鼓鼓囊囊的信封,口中說道。
5萬日元,按照現時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可以兌換1萬多美元。
這些錢可以購買850噸大米,數十英畝的南美土地,或者10公斤的國際標準黃金。
換一種更好理解的說法,1萬多美元等於一輛全新的斯蒂龐克牌轎車,這在美國,也是隻有少數人才買得起的高階玩意。
看到厚厚的一沓鈔票,三個卡車司機的眼睛都亮了,一人檢查完數目和真假,痛快的將卡車鑰匙遞給鄔春陽。
“先生,車歸你們了,出發前我們已經裝滿燃料,祝你們玩得開心。”
有了5萬日元,他們完全可以找個小國家,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不必在濠江風吹日曬。
至於這些神秘男子為什麼要買卡車,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