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節突發案件(第2/3頁)
章節報錯
倒是孟挺表情淡定,站在遠處觀察著現場,一個叛徒都有如此高的專業素質,地┴下黨的情報人員水坪由此可見一斑。
左重冷冷的看了徐恩增三人一眼,起身抱著胳膊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兇手殺害佟四元的動機是什麼。
殺人,無非是因為情感糾紛,謀財害命,仇恨報復,迷┴信或者衝動殺人。
但根據現場和屍體的情況,可以初步認定是下毒殺人,這就排除了兇手衝動殺人的可能,至少機率不大。
激┴情犯罪的特點是,犯罪行為突然發生且犯罪者通常沒有預謀或計劃,多在情緒失控的瞬間採取行動,殺人的衝動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降低。
而準備毒藥、尋找時機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很少出現以下毒為手段的衝動殺人。
更重要的是,按照目擊者供述,佟四元近期沒有與人結怨,工作也很順利,這不符合衝動殺人的先決條件。
——即這種行為需要某種強烈的情緒驅動,例如憤怒、嫉妒、恐懼或憂鬱等等。
那麼情感糾紛,謀財害命,仇恨報復,迷信殺人呢?
可能性同樣不大,在警備森嚴的白公館下手,兇手得多蠢才會這麼幹,如果只想殺掉佟四元,對方完全可以在外面動手。
排除掉所有的可能,那便只剩下一種可能,兇手殺人是為了和談情報。
動機確定了,兇手的背景也就不難猜測了,中日和談的利益相關方就三個,日本人,國府,地┴下黨。
日本人巴不得儘快跟山城談和,以減小經濟和軍事上的壓力,最好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會從中破壞。
國府更不可能,政府和軍內的主戰派還沒那麼大的能耐,把手伸到白公館來,這點自信左重還是有的。
答案只能是地┴下黨!
可殺一個籌備組長有什麼用,佟四元掌握的只有與軍事相關的合約內容,況且合約文字還沒出爐,如此急切下手太冒失了,不像是西北的作風。
還是說,兇手冒著暴露的風險,只是為了拖延談判,或者對外報信,將和談的訊息送出去?
如果真是這樣,問題隨之而來,明面上,現在的白公館連一根頭髮絲都無法離開,對方要如何傳遞情報,又如何通知外面的人接應。
左重久思無果,默默看著接連趕到的醫生和勘察人員對屍體、現場進行檢查,快門聲不斷響起,屋內的一切都被記錄在底片上,這是為了留存證據,以備調查使用。
經驗表明,某些物品表面上看跟案件無關,但隨著調查的深入,新的線索發現,它們將對案件偵破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正常案件的審理中,這些照片也是重要的呈堂證供,當然了,軍統破案不需要上堂,只需要上膛。
同一時間,醫生拿著聽診器、手電筒圍著屍體忙活了好一會,首先確定了死者已無生命體徵,可以正式宣佈死亡。
這不是多此一舉,脈搏沒了不代表人就死了,有一種現象叫假死,以前出現過脈搏甚至鼻息消失,但人又活過來的真實案例。
記錄完死亡時間,醫生又做了簡單的屍檢,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死者應該是氰化物中毒死亡,具體的要等解剖和毒物檢測後才能徹底確定。
其實都不用他說,在場的古琦等人也猜到了佟四元的死因,氰化物中毒的其中一個特徵是角弓反張,也就是身體反折、扭曲。
不過一般情況下,氰化物的死亡過程不會這麼快,除非兇手使用了超過100毫克以上的毒劑,引發了佟四元的猝死,或者說閃電式死亡。
之所以叫閃電式死亡,是形容這種死亡快如閃電,氰化物中毒的前驅期、呼吸困難期、驚厥期、麻痺期來不及體現,中毒者便失去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