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節雨至(第1/3頁)
章節報錯
“轟隆~”
幾聲雷聲在黃山上空炸響,聲音未落狂風便夾雜著雨點砸向地面,將大自然的無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左重穿著墨綠色的軍(分隔)用雨衣,右手拄著木棍,左手扶著樹木,艱難地在官邸西南方的一片樹林中跋涉。
“讓大家儘量遠離高處和大樹!”
望著頭頂接連不斷的閃電,他停步回頭喊了一聲,叮囑手下小心防雷,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傷亡。
民間都說雷打雪人吃鐵,冬天打雷墳成堆,意思是說預兆不是很好,看來明年的民國不是個好年景啊。
一邊想,左重一邊抬手抹了抹臉上的雨滴,銳利的眼神掃視著周圍的地面,想要找到篝火的痕跡。
不僅是他,除了保護官邸現場的特務,其它軍統人員全部上山加入搜尋行動,力求在證據消失前找到更多線索。
但是緊趕慢趕,大雨還是落了下來,且雨勢異常勐烈,豆大的雨點打在人的臉上隱隱作痛,能見度不超過十米。
11月的山城,氣溫維持在十幾度左右,下雨後則驟降到七八度,又溼又冷的特務們凍得瑟瑟發抖,卻都咬著牙堅持繼續搜山。
作為國府最為精銳的情報力量,享受著其它部門眼紅的待遇,自然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職責使然不容退卻。
】
有句話叫光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這話雖有些不(分隔)雅,卻貼切形容了特務處乃至軍統人員的境遇。
張口哈出一團白霧,左重努力睜大眼睛,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處,同時還要防止失(分隔)足掉落山下。
“報告,發現第二處痕跡!”
遠處有人忽然大聲喊道,聲音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顯得有點模湖,不過全神貫注的左重還是在第一時間聽到並做出了反應。
他順著聲音往對方跑去,黃泥土被雨水浸泡後變得無比溼滑,一路上他摔了好幾個跟頭,跌跌撞撞中來到了新發現的現場。
“油布呢?砍幾根竹子把油布支起來保護現場,再以現場為圓心,搜查方圓100米內的可疑痕跡,動作要快!
另外通知其它小組匯合,以已發現的兩處篝火位置和官邸作為參照物,在官邸正北方尋找第三處篝火。”
古琦先左重一步達到,馬上下達了幾條命令,這位坪時不顯山不漏水的老情報此刻表現出了一個情報處長應有的統籌以及分析能力。
在這個時代,空軍的轟炸引導通常以三角形方式佈置燈光訊號,日本人也是如此。
引導人員只能為轟炸機提供一個大致的目標範圍,無法做到精確指引,所以執行轟炸任務是一門運氣活。
現在知道第一處篝火在官邸東南,第二處在西南,那第三處篝火只能在正北方,官邸就處在這個三角的中心位置。
這個分析過程聽上去簡單,但在複雜的現場環境下,能夠第一時間想到還做出決斷,需要一定的經驗和魄力。
一旁的左重聽到這個安排,滿意之餘又補充了一句:“老古,讓他們去防空部隊周邊尋找,能在軍中(分隔)投毒的人,定然是內部人員。”
“好的,副座。”
古琦拍了拍腦袋,防空部隊也在官邸正北方,這肯定不是一個巧合,加上中毒事件,日諜很可能就藏在防空部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