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小日本佔了東北,對於流動人員的檢查非常嚴格,證件,從哪來到哪去,住在什麼地方,目的都要一一交代清楚。

很多抗日人員沒有倒在槍林彈雨下,卻栽在了與日偽人員的對話上,這些人都接受過專業的反諜訓練,知道如何套話。

再看那兩個乘務員,看到盤查目標如此配合,眼中的警惕絲毫不見減少,蠻橫的推開身邊的乘客,寸步不離跟了上去。

到了車廂車廂交界處,他們一個人站在過道,另一個人將徐恩增和凌三平逼到封閉的車門前,語氣的嚴肅提出了要求。

“你們的證件。”

“好的,長官請看。”

徐恩增把證件遞了過去,心臟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希望特務處搞來的偽滿證件靠譜,不然自己變成鬼也不放過姓左的。

因為不清楚防偽暗記,這次行動只能在擁有東北證件的人裡尋找年齡、性別一樣的人員,再換掉證件的照片移花接木。

問題是當時特務處跟他要了一張去年冬天的照片,那個時候的他比現在瘦的多,看著也年輕,看上去根本不像一個人。

所以這個方法到底有沒有用,能不能騙過檢查人員,那就得看運氣了,運氣好的話順利匯合,運氣不好也是順利匯合。

一個是在哈爾濱,

一個是陰曹地府。

比起疑神疑鬼的徐恩增,凌三平內心就鎮定多了,他對左重的安排有信心,況且出發之前對方還專門聊過證件的事情。

左重告訴他,證件上貼上的照片和本人要避免太過相像,如果證件是幾個月之前頒發的,人的樣貌不可能一點都不變。

還有,假如照片裡穿的是一件襯衣,檢查時就要避免穿著相同的衣服,甚至連顏色也不能一樣,那會增大暴露的風險。

這關係到檢查證件人員的思維方式,通常,他們先看到的是目標面部,然後要求目標出示證件,接下來才會檢視照片。

這個時候對方已經把目標的形象記在腦子裡,這就會影響判斷,他們在照片上尋找的是相似之處,而不是不同的地方。

如此充足的準備,日本人不可能發現破綻,果然,那個乘務員看了半天,在證件上沒找到漏洞,於是開口問了些問題。

“你叫凌雲生?”

“是的。”

“你叫...徐哈兒?”

“對,長官。”

“你們是川省蓉城人,什麼時候從川省出發的,票根在哪裡,沿途有沒有購買當地商品,路上是否接觸過反滿抗日份子。”

聽到問題,徐恩增連忙掏出一把亂七八糟的票根,裡面有從蓉城到金陵的船票,有從金陵到北平的火車票,一應俱全。

他很是緊張的說道:“長官,我們都是老實人哪,只關心賺錢,不關心別的事,出門在外也不敢隨意跟不熟悉的人說話。”

乘務員認真的翻了翻票根,結合日期發現上面的日程嚴絲合縫,只好悻悻的把證件遞了回來,蹲下身子檢查起了行李。

可惜皮箱裡除了換洗衣服,其它什麼東西都沒有,凌三平兩人當然不會蠢到隨身攜帶武器、彈藥和電臺,那是在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