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節凝固的歷史(第1/4頁)
章節報錯
滬上公共租界蓉城路。
北至蘇城河,南至愛文義路,距離華界和法租界都不算太遠,住戶多為華界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和租界中產階級,治安良好。
在中日戰爭開始前,這裡就是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人最喜歡的地方,開戰後房價一天一漲,市面比起和平時期更繁華了幾分。
前些日子,這條熱鬧的街道上新開了一家“通亨酒樓”,老闆是從歐洲回來的“假洋鬼子”,平時最愛說些連法國人都聽不懂的法語,經常引來客人調笑。
不過此人倒是個善心人,隨著戰爭越來越激烈,無數難民湧進公共租界,酒樓僱傭了不少衣食沒有著落的百姓,算是給了這些苦命人一條活路。
1937年8月28號一大早,路邊的難民還沒有醒來,通亨酒樓的門板就被卸下,幾個小夥計拿著笤帚出來打掃起地面。
其中一個身材矮小的年輕人,彎著腰看似在幹著活,實則眼睛瞄向路對面的英式別墅,特別是門口正在進行換班的幾個保鏢。
不多時,又有一個挎著菜籃的中年婦女由大門出來,腳下只是停了停,就被兩個混混模樣的人推了一把,向著菜場方向走去。
這一切都被年輕人看在眼裡。
十幾分鍾後,店門前的空地被收拾乾淨,小夥計們有說有笑的走回店裡,剛剛偷偷觀察之人來到了一間辦公室外輕輕敲了敲門。
“Entrez(進來吧)。”
辦公室裡傳來一聲法語,小夥計左右看了看開門鑽了進去,來到辦公桌前,跟一個將腳搭在桌上,用報紙擋住臉的人小聲說道。
“保鏢換班時間摸清了,早晨五點一次,下午兩點一次,晚上九點一次,每次四個人,沒有長槍,據觀察身上應當也沒有手榴彈。
這些人前幾天都留過影,外調的弟兄在查他們的底細,看看能不能從家人那邊開啟突破口,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綁架或者威脅。
別墅內部的人員數量暫時無法確定,我們的眼線沒有機會去廚房之外的地方,而且今天出門有人監視,要麼是對方發現了什麼,要麼是加強了戒備。
總之目標的安全保衛措施做得很到位,很可能找專業人員設計過,比如巡捕、偵探,滬上做類似生意的人不少,情況大概就是這樣。”
“恩”
報紙稍稍放下了一點,露出了半個擁有滿頭黑髮的腦袋,接著一個沉穩的男聲響起:“你馬上派人跟著廚娘,一定要確保她的安全。
另外通知虹口的弟兄,等會按照計劃行動,給我將目標的店面全砸了,行動時要注意安全,別被巡邏的日軍和巡捕抓到。
記得在現場留下標語,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目標在跟日本人合作,讓他們看看這就是當漢奸的下場,就當是給某些人一個提醒。”
“是,組長。”
夥計回了一聲便轉身出門。
看著大門被緩緩關上,辦公桌後的人將報紙扔到一旁,在昏暗的燈光下伸手摸向頭頂,猛地將自己的頭皮拽下。
要是被膽小的人看到這幕,定然嚇到魂飛魄散,以為遇到了畫皮之類的鬼怪,但緊接著鬼怪用中國話嘟囔起來。
“孃的,這假髮太悶了。”
歸有光嫌棄的看了看手中的假髮,拿起手帕擦了擦頭頂,心中問候起總務處那幫設計偽裝用品的研究人員。
這玩意偶爾戴戴還好,天天戴著誰都受不了,膠水的刺激性太大了。
可不戴不行,光頭是很明顯的特徵,必須進行偽裝。
擦乾腦袋,他仰在椅子上陷入了思索,紀雲清那個老小子膽小如鼠,平時很少出門,就算是出門也是前呼後擁,似乎很害怕被暗殺。
作為一個漕幫大佬這很正常,幾十年江湖生涯下來,仇人肯定不少,問題是像對方這種警戒程度,絕對不是在防備普通的黑幫仇殺。
光是門口就有十二個全天待命的保鏢,再算上屋裡的護衛,陪同傭人出去的漕幫混混,這些人全部加在一起怕是有二三十人。
歸有光覺得,副處長關於紀雲清和常餘慶互相勾結的推論恐怕是真的,自從廬溝橋槍響,華北區制裁了不少為非作歹的漢奸。
目標要是私底下做了什麼對不起國家、民族的事,肯定會擔心步這些人的後塵,這樣一來,對方僱傭這麼多保鏢就有了解釋。
他望著頭頂的電燈泡思考了一會,突然眼前一亮,前段時間他們只是在查人,如果對方不是用人來傳遞情報呢。
歸有光咕嚕一下坐直,想到了一件事,前幾年特工總部將一個地下黨叛徒藏在金陵的勸業會場,全程都用電臺溝通,以防洩密。
雖然最後內部出了問題,導致被人連鍋端了,但這種保密手段本身沒問題,紀雲清、日本人、常餘慶之間會不會也是這麼聯絡的。
有日本情報機關的幫助,電臺和報務員很好解決,而且在公共租界,日本人不怕己方進行電偵,利用電臺通訊的可能性很大。
一是日軍就在不遠處,出了問題可以隨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