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電報回了。

“見電如晤,近期會有人員接替潛伏工作,臥龍、鳳雛小組從海路返回滬上,由華東區負責接應。

另,東京站被日本情報機關破壞,人員損失慘重,僅剩情報組三人,站長莊自力目前下落不明。

情報科駐日小組當日也與金陵失去聯絡,領袖有令由你赴日調查此事,執行營救或者制裁命令。”

東京站出事。

傅玲他們失聯。

左重看著譯出的電文,心裡猛然一跳,日本人是怎麼找到東京站的,統調局和特務處要地震了。

作為特務處海外甲級站,東京站擁有情報組、行動組、總務、電訊等數個部門,人員一百多人。

一下陷進去這麼多的情報人員,他這個副處長,乃至老戴這個處長兼局長,怕是都要挨板子了。

倒不是因為死人,

人,

國府有的是。

關鍵在於國府獲取日方情報的渠道沒了,將來長官們想要知道日本的本土情報,就只能看報紙。

當然了,再組建一個情報網路也可以,但需要很長的時間,被日本情報機關發現又會前功盡棄。

左重將譯電的紙條撕碎,藏在手心迅速塞進嘴裡嚼了下去,大腦中開始回憶關於東京站的情報。

首先是站長莊自力,真實姓名不詳,背景不詳,既往歷史不詳,只有老戴可以跟此人直接聯絡。

據說其也是黃埔學生,深受光頭信任,這才以三十多歲的年紀執掌一方權柄,不是個簡單人物。

左重剛進入行時,透過對方將日諜親人送到港城,以此為條件讓日諜開口,破獲了日本電臺案。

等到就任副處長後,他也收到過莊自力的情報,能看得出來工作能力很強,位置也擺的比較正。

這樣一個頗有道行的老手,帶人在危機四伏的日本本土潛伏,肯定會謹慎行事,不會輕易暴露。

但亦有隱患,東京站建立時間比較早,人員背景複雜,很多成員出身江湖,不是職業情報人員。

這些人各有各的門路,各有各的後臺靠山,各有各的利益訴求,頗有點迷你版特工總部的意思。

看來問題出在人上。

準確的說是叛徒。

還是個地位很高的叛徒。

這從電文中的人員損失慘重就能推測的出,在敵後作戰,普通的一線人員和指揮機關會做隔離。

基層情報員不會知道上級、更上級以及其他人員的情況,那日本人是如何摧毀整個東京站的呢。

跟蹤嗎?

這不可能。

跟蹤一兩個人還行,跟蹤一百多個人很困難,即使對方有主場優勢和叛徒配合也做不到這一點。

像是莊自力,此人在日本的掩護身份是歸國日僑,平時不參與具體情報行動,配置了專門信鴿。

需要傳達命令或收取彙報,都是信鴿去秘密信箱投放和接收,更有安全哨24小時監視秘密信箱。

除非是有人將東京站的人員資料和盤托出,日本人才有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沒有第二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