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節跟蹤(第2/2頁)
章節報錯
鄔春陽沒再說話,安排了值班人員,隨便找了個地方趴下,這條件已經算不錯了,至少不是在荒郊野外,頭頂最起碼有片瓦遮身。
而等月亮高升,街巷中沒了行人後,一個乞丐蹣跚著腳步躲到了背風處,這是新的監視人員開始工作。
這一夜,姜金才沒有做任何動作,當太陽再次升起,外面重新恢復了喧鬧時,這才揹著個包袱,推開房門走了出來,準備出門了。
左重一邊吃著油條,一邊看著姜金才往街口走去,鄔春陽立刻安排了機動人員進行跟蹤,對方以往每天都這樣,他們早就熟悉了。
喝掉最後一口豆漿,左重拍了拍手上的碎屑,問道:“按照你的經驗,他今天會去哪賣貨,咱們跟一跟。”
鄔春陽送走跟蹤人員,回頭苦笑道:“他的活動沒有規律,完全就是想去哪就去哪,只能進行尾隨跟蹤。”
左重考慮了一下:“老宋在這留守指揮,春陽和有光跟我去跟蹤對方,看看他今天會不會跟其他人接頭。”
說完他走出支援點,跟鄔春陽和歸有光騎上腳踏車揚長而去,附近的道路狹窄,騎車比開車更加合適。
靠著一路上的特務指路,三人很快追上了步行的姜金才,左重低著頭加速踩了幾下腳踏板,超過了目標。
姜金才瞄了一眼,見他沒有任何停留,便繼續向著計劃好的目的地走去,對隨後路過的鄔春陽和歸有光同樣看了一眼,專心趕路。
住宅區外便是鬧市區,一個十字路口通向三個方向,姜金才站在原地抽了一根菸,然後才向右一拐跟著川流不息的人流上了馬路。
此時正是上工的高峰期,他在行人中左右穿行,利用一些高個子和胖子遮擋住身體,行色匆匆的他在著急上班的人群中並不顯眼。
也沒人會對一個衣著普通,長相普通的中年人感到好奇,姜金才走了一會忽然放慢速度,停下整理了一下包袱,悄悄觀察著身後。
擁擠的人群裡,到處是面無表情或者焦急的普通人,沒有任何人因為他的停下而放慢腳步,有些被擋住去路的甚至對他怒目而視。
姜金才表情淡定,將包袱甩到身後繼續混在了人流中,但是沒走多遠,他就在路邊看到了一輛腳踏車,顏色和破損的尾燈很眼熟。
對於一個職業特工,快速記憶只是基本功,姜金才立刻把腳踏車和先前從身邊經過的年輕人聯絡起來。
他很自然的放慢步子,腦海中回憶著年輕人的衣著,眼角看著掃視著路邊、路邊的店鋪,很快發現對方正在餛飩鋪子裡狼吞虎嚥。
剛剛對方那麼著急或許是為了吃早點,看身上的衣服,應當是去學堂快要遲到了,姜金才再次把年輕人和他的車用心記憶了一遍。
隨後他換上了黃包車在幾個鬧市區轉了起來,直到坐上了第三輛黃包車,身邊再也沒看到任何熟悉的身影,姜金才這才徹底放心。
那個年輕人只是一個普通人,並不是跟蹤者。
他一邊觀察著身後情形,一邊想著最新的接頭訊號,他們蟄伏了一個月,特務處仍然在四處尋找女日諜,和查詢滅口的三個殺手。
看樣子對方不會輕易放棄,所以組長現在讓他們集合,會不會有些冒險,姜金才有些擔心,決定跟組長聊一聊,提出自己的意見。
黃包車最後停在了一件皮貨行門口,姜金才扣扣索索的跟車伕還著價,掃視了一圈確定安全,終於把錢給了車伕,邁步走了進去。
........
左重說:“餘下在(作者的話)裡,就在文章結尾處,白天更換,字數一樣,不會多扣錢。”
........
一個人有童年、壯年和老年,我想沒有一個人會覺得這是不美滿的。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這辦法再好沒有。
人生沒有什麼好壞,只有“在那一季裡什麼東西是好的”的問題。
我們抱著這種生物學的人生觀念,那麼除自大的呆子和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之外,像一首詩那樣地生活過去的。
莎士比亞曾在他的人生七階段的那節文章裡,把這個觀念極明顯地表達出來,許多中國作家也曾說過與此相似的話。
莎士比亞沒有變成富於宗教觀念的人,也不曾對宗教表示很大的關懷,這是很可怪的。我想這便是他所以偉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