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又是數道魔能波掃過,正在高速落下的彈頭,周圍10米範圍內,頃刻發生某種奇異的變化,該區域內的全部空氣分子,將躍遷至引擎內部,再從尾部噴射出來,彈頭飛行速度瞬間快了一截。

這赫然是神奇的“亞空間躍遷場”。

雖然“10米”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小,但這並不意味著推力小,恰恰相反,“雷神之劍”的特性,讓引擎輸出的推力大得超乎想象。

當彈頭的下降速度,達到3倍音速以上的高速時,被吸入引擎中的空氣總量將大得驚人,屆時最大推力將一舉突破3噸。

“雷神”全系列都裝備了這套牛逼的系統,既能進行大範圍的變軌,飛行速度也提高了一大截。

相比較而言,“女武神”算是“巡航導彈”,它的靈活性更高,但射程較近,速度也比較慢,更容易攔截,而超高音速飛行的“雷神”,幾乎不可能被攔截。

比如射程高達8000公里的“雷神之錘”,在彈道最末端,彈頭的最大飛行速度,甚至能達到駭人的30倍音速以上。

如此恐怖的速度,哪怕是奧義級生物,也難以憑肉眼捕捉到彈頭的運動軌跡,即便是高階主宰級強者,想要攔截住它,也是一件極具困難的事情。

10秒後,操作員報出一個新資料:

“速度已突破4倍音速!”

接著又是:

“5倍音速!”

“6倍音速!”

“8倍音速!”

從天空俯視,4枚彈頭指向的方向,正是歐克城西北80公里外的雪林,也就是大群飛翼魔伏擊“海鷹”的地方。

這是復仇的利劍!

……

時間回到1分鐘前,正在20多公里外盤旋的第6海鷹中隊,頻道中的氣氛極其低落,失去4名朝夕相處的夥伴,對全中隊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自從第5艦隊成立以來,這是第一場敗仗,對於整個海軍來說,這也是迄今為止最慘重的損失。

這時,一個聲音突然打破了沉默:

“‘鷹巢’呼叫第6中隊,預計1分鐘後,4枚‘雷神’將命中目標……另外,我們已經將相關資訊共享過來,請注意接受……”

與這個聲音一同響起的,還有幾聲“滴滴”的提示聲,飛行員們不約而同的轉頭看向一塊突然亮起來的水晶光屏。

光屏上顯示著兩塊不同的影象,左側是典型的衛星深度掃描雲圖,只見在一團代表岩層的暗灰色中,大片紅點正在不停的蠕動著,角落標著兩個數字,一個是2107米,另一個是1349米。

右側則是飛行員們非常熟悉的魔感制導武器運動軌跡圖,一個綠色三角游標,正沿著一條拋物線狀的虛線,緩緩的移動著。

“這幫飛翼魔竟然在地下挖出了一個幾公里深的地洞,躲藏在其中,難怪它們瞞過了我們的機載‘災厄探測儀’……”

一名飛行員怒罵了一句。

“可能不止如此。”

中隊指揮官,莫里尼上尉,語氣低沉的說道:

“我強烈懷疑,飛翼魔有辦法暫時瞞過機載‘災厄探測儀’,而且它們還掌握了‘災厄掃描衛星’的掃描間隔,否則這一次襲擊不可能如此精準,剛好卡在兩次掃描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