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呼呼……”

伴隨著巨大的氣流呼嘯聲,12架銀鷹率先趕到目標區域上空。

這隊戰機的指揮官,第13航空師的師長,拉爾夫上校,發出了指令:

“高度100米,1304小隊負責目標北部,1305小隊負責南部!”

“另外,所有飛行員注意保持間距,避免交叉!”

“明白!”

一群銀鷹如穿花蝴蝶一般散開,急速向下方冰原的各個方位俯衝,曲線優美的機翼掠過空中,拉出一道道淡白色的痕跡。

這是機翼附近氣壓降低,導致空氣水分因過飽和而凝結成液滴,形成的凝結尾跡。

如果熟知聯邦空軍的各代主力戰機歷史的人在此,一定會發現一個明顯的區別。

在銀鳶雙翼機時代,銀鳶們進行佇列飛行時,兩架戰機之間的最小距離,有時甚至會低於5米,簡直是機翼擦著機翼,看起來頗為驚險。

但在銀鷹單翼機時代,你絕對看不到這種景象。

不同的銀鷹戰機之間,一定盡力會保持著100米以上的距離,並且飛行路線幾乎不會發生交叉,這也是指揮官特意強調過的“保持間距,避免交叉”。

這與銀鷹的“颱風7S”噴射式引擎的特性有關。

該引擎應用了“曙光女神號”空天穿梭器的航空引擎——“亞空間躍遷式噴射引擎”的技術。

當它啟用某種模式時,附近80米範圍內的空間,將被疊加一個“亞空間魔態向量”,轉變成牛逼“亞空間躍遷場”,躍遷場中的全部空氣分子,會以“躍遷”的方式,進入引擎的吸氣室。

此時引擎輸出的推力將瞬間暴增2倍,達到驚人的32噸,兩臺引擎就是64噸,推動著戰機的最大速度,突破至讓人咂舌的5倍音速。

而這種執行模式,有一個極具深意的名字——加力模式!

如果不保持足夠的間距,一旦一架銀鷹開啟“加力模式”,周圍的戰機將瞬間置身於真空之中。

單單從發動機的效能引數來看,異界的銀鷹已全面超越地球上的第5代戰鬥機。

比如鷹醬家的F22戰機,裝備兩臺普惠F119PW100渦扇發動機,單臺引擎的加力推力“不過”才156千牛,算起來“僅僅”只有15噸,不及異界黑科技引擎的一半。

……

2分鐘後,咕嚕姆收到拉爾夫上校的彙報:

“尊敬的中將冕下,我們目視觀察過目標區域,周圍沒有任何平民。”

“很好!”

咕嚕姆微微頷首,沉聲問道:

“1301轟炸機中隊,武器的座標設定完成了嗎?”

“完成了!”

咕嚕姆果斷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