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沒有直接回答納維德勳爵,反而問出一個問題:

“勳爵閣下,您是深諳經商之道的人,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一座空城內的商鋪,能賣多少錢?”

“不值一錢!”納維德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那麼,一座人口稠密城鎮內的店鋪呢?”古德又問道。

“這要看具體的情況。”納維德說道,“只要每日的人流量能夠達到500人,店鋪的價值超過100枚金納爾,如果達到1000人,賣到300枚金納爾也不是難事……”

古德輕輕拍了一下手掌,說道:

“冕下的方法就是將查卡鎮內的店鋪,賣到100枚金納爾以上的高價……”

納維德思索片刻,不解的問道:

“可是,據我所知,查卡鎮出售店鋪時,鎮內幾乎沒有多少居民,這樣的店鋪價值極低,商人們怎麼可能會花高價購買它們?”

“您說得一點沒錯。”古德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店鋪本身確實不值錢,但冕下賣得並不是店鋪本身,而是另外兩個東西。”

“另外兩個東西?”納維德重複了一遍,眼中的好奇愈發濃重,“恕我駑鈍,古德先生,能否請您指點一下?”

“您太客氣了。”古德微微一笑,加重了語氣,“冕下管它們叫‘信用’和‘預期’。”

納維德徹底茫然了。

他大致明白“信用”和“預期”是什麼玩意。

但是,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真的能夠賣錢嗎?

只有傻子,才會願意花錢買它們……

納維德心中一動,又想到另一個可能性:這位冕下……該不會是仗著自身強大的武力,逼迫可憐的商人們,高價購買店鋪吧?

儘管心中腹誹,但他卻什麼都沒有說。

見對方一臉古怪的神情,古德不以為意的說道:

“勳爵閣下,這確實令常人難以接受。”

隨後他笑眯眯的問出第三個問題:

“如果你能夠提前預知,這些店鋪的人流量將會在短時間之內,從空無一人暴增到500人,甚至1000人,你願意高價購買它們嗎?”

“當然!”納維德肯定的點點頭。

猶豫一下,他委婉的提出了反駁意見,“不過,我想除了神靈之外,凡人無法預知未來。”

“所以,我個人覺得,古德先生,您說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古德擲地有聲的說道:

“不!它存在!”

他的聲音忽然變得高亢起來。

“‘店鋪人流量達到500人’是預期,100枚金納爾則是‘基於預期的定價’。”

“如果有人願意為‘預期定價’做‘擔保’呢?冕下曾經承諾過,倘若人流量達不到500人,他將雙倍賠償商人們的損失。”

“而‘擔保’的本質,就是“信用”,冕下是海潮商會的主人,並且掌握著玫瑰軍團,冕下的信用無可置疑,連國王也比不上他。”

“這段時間以來,海潮商會組織了3輪店鋪拍賣,從商人們手中一共獲得了超過5萬枚金納爾,利用這筆錢,冕下不但將查卡鎮整修了一遍,還盈餘了1萬多枚金納爾……”

古德瞥了一眼納維德,含笑說道:

“勳爵閣下,這就是信用和預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