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捕獵的意識和技巧就深植在小傢伙的血脈之中,哪怕沒有母親教導,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會如同火焰一樣綻放,讓它迅速領悟這一切。

並不像地球的貓科動物那樣,需要母親的教導。

比如獵豹,在母親捕獵時,幼崽會在一旁觀看,學習捕獵技巧,一直到1歲之後,小獵豹才會開始獨力捕獵,如果沒有教導,幼崽一輩子也學不會。

這也說明,艾達妮絲細胞的遺傳物質中,蘊含的遺傳資訊之多,超乎雷諾的想象,就連意識、技巧這種東西也能遺傳。

從這個角度來說,異界生物的遺傳物質結構,其形態極有可能大異於地球生物,並非雙螺旋結構。

在接下來的“打地鼠”活動中,雷諾有意放慢速度,讓艾達妮絲將餘下的十幾只花斑栗鼠通通殺死。

他赫然發現,小母貓以一個極其驚人的速度,掌握了獵殺技巧,它的撲擊速度越來越快,攻擊準頭也越來越高,一開始需要兩下才能幹掉一隻花斑栗鼠,後來一擊就能搞定。

儘管沒人教導,它似乎也明白花斑栗鼠的要害在哪裡,招招不離它們的脖子、腹部,深得“快、狠、準”的精要。

十分鐘後,花斑栗鼠橫屍一地,艾達妮絲完成了“貓生”中的第二場蛻變。

隨後雷諾命令女僕們將花斑栗鼠拎到廚房,充作晚餐菜餚。

這時女僕們也不再“花容失色”了,她們面不改色的提起血淋淋的花斑栗鼠,快步向廚房走去。

雷諾忍不住撇撇嘴,真是一群戲精。

在領主大人的吩咐下,當天晚上,領主府的廚師為小母貓特別烹飪了一頓栗鼠肉大餐。

讓雷諾意想不到的是,吃完大餐後,小母貓變得一發不可收,突然迷戀上了捕獵。

這段時間它每天早出晚歸,天天在野外晃盪。

經常有各種小型動物從天上掉下來,落入領主府中,而且掉落頻率越來越高,剛開始每2個小時才有一隻,到後來每半個小時就會掉下一隻。

從這一點也能看得出來,小母貓的捕獵成功率正在急速提高。

這些獵物中,絕大多數都是異界鼠類和兔類生物,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花斑栗鼠,顯然小母貓對“貓生”中殺死的第一種獵物有著特別的情愫。

偶爾還有一些小型鳥類,最稀奇的是,有一次它還抓到了一條蛇,天知道這條躲在洞穴中冬眠的倒黴蛇,到底是怎麼被艾達妮絲髮現的。

它這麼做的目的很明顯:我抓到了這麼多獵物,快給我做大餐吧!

雖然這種“自食其力”的行為非常值得讚賞,但方式卻令人頗為頭疼。

尼瑪在院子裡好端端的走個路,一具動物屍體忽然從天而降,重重的砸在你身邊,摔得皮開肉爛,順便還濺得你一身血點,你會覺得開心嗎?

連執政官小姐也被屍體驚嚇過一次,女僕們就別提了。

少女不得不戴著奇物獸語之戒,嘗試著讓小母貓放棄這種“高空拋屍”的惡劣行為,可它依然死性不改。

原因很簡單,這麼幹最省力氣,拋完屍就可以直接飛走。

如果降落下來,丟下獵物,再飛到空中,既浪費風元素之力還浪費體力,小母貓雖然年紀幼小,但它又不是傻貓,才不願意幹這種脫褲子放屁的行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