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段丘陵路程,對冰焰戰駒來說,與近在咫尺也沒什麼差別。

不一會安文就越過了最外圍的一個城區丘陵,馬蹄下的金河大道也開始變得溫順起來,不敢再從丘陵頂上肆意翻越,而是伏在丘陵交接的低窪處,繞著山丘蜿蜒而行。

大道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安文拉緊韁繩放緩了速度,跟著大道上的人流向中心的1號城區前行,同時轉頭打量著四周,觀察那些依託山丘而建,相對獨立的一個個界山城城區。

與建在湖畔平地,城區緊靠在一起的靜湖城不同,界山城的城區都是以一個個山丘為單位,零散分佈在中心1號城區周圍,位置相對比較鬆散。

每個山丘的上半部份是界山城居民居住的區域,被一圈城牆圍了起來,山丘的下半部份則是一些農田和牧場,還有一條條大道小徑沿著山丘走勢,鑲嵌在其中。

根據協會的資料記載,界山城的城區因為面積比較大的緣故,所以每一個城區都是由三位提燈伯爵共同鎮守,這種做法比較少見,一般只有那些山脈附近的山城,才會才用這種鎮守方法。

聯合鎮守的好處,自然是鎮守的提燈伯爵比較輕鬆,三個提燈伯爵同時巡守裡世界,安全性也比孤身鎮守的提燈伯爵高一些。

而且同一個城區的提燈伯爵,在朝夕相處上百年後,不僅關係會比較親密,互相配合的發揮出來的戰力,也比一般提燈伯爵配合要高出一截。

壞處嘛,城市發展的速度相對較慢,畢竟需要誕生3個提燈伯爵,才能開闢一個新城區,運氣不好的話,上百年也不見得能開闢一個新城區。

總的來說,多人聯合鎮守的城區,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都有,一切只看城市所在的提燈分會會做出何種選擇而已。

安文一邊在心中對比著靜湖城和界山城的差異,一邊跟著金河大道繞過了幾個城區丘陵,很快抵達了被丘陵圍在中心的黑色石峰前,拉住韁繩駐馬仰望。

從安文現在的視角看過去,這座界山城的標誌性黑岩石峰,就像一堵從地面上升起,直達雲端的巨型石牆,帶給安文的震撼和壓迫感,根本不是之前遠眺時能比擬的。

仰望久了,安文甚至還有一種黑岩石峰向他倒下來的錯覺。

果然不愧是界山城的標示,比想象的還要雄偉許多呢,不知道站在最上面的一層向下俯視時,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安文臉上流露出一絲嚮往和期待,收回了仰望的目光,驅使冰焰戰駒向石峰下走了過去。

這座石峰本身就是界山城的1號城區,它是一個依附在黑巖山峰上的塔狀城區,所有建築都是環繞著山峰表面,鏤空開鑿出來的,整個1號城區從上到下大致分為11層,每一層都有300到400尺高,最上面的那一層距離地面最少有3800尺以上的高度。

這種高度上下一次,可以想象是一件多麼麻煩事情,所以7層以上的高層居民,一年也難得下來一次。

而安文要去的界山城提燈協會,就在最上面的那一層的最上面,想要上去,搭乘符文升降石臺是唯一的途徑。

安文左右掃了一眼,很快在前面的路口看到了去升降區的指示牌,他驅使冰焰戰駒跟著路牌所指的方向,繞到到了山峰右邊,在山峰最陡峭的那部分找到了繁忙的升降區。

搭乘提燈伯爵專用的符文升降石臺直上11層,然後又乘著11層內部的小型升降石臺繼續上升,輾轉了4個升降石臺,安文才爬到了最上面的一層。

一番折騰之下,時間都已經過了下午4點,眼看就要天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