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五代雷達系統(第2/2頁)
章節報錯
“放眼國際先進水平,如今已經步入到了第五代雷達預警系統。”
“第四代和第五代,二者放在一起,很明顯,我不僅相形見絀了,還落後了……”
許多餘說完這番話之後,作戰部導演室裡就是一陣靜謐。
第一排就坐的石中輝忍不住開聲道:“許同志,在座各位大部分都是非雷達專業的。
藉著這個機會,你順帶著給大家普及一下,這第一代到第五代雷達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石部長吩咐下來,許多餘當然要照辦。
“雷達,是英文radar的音譯,源於radio dete and ranging的縮寫,意思為“無線電探測和測距”。
即用無線電的方法,發現目標並測定它們的空間位置。
因此,雷達也被稱為“無線電定位”。
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裝置,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資訊。”
“第一代雷達,可靠性及抗有源干擾能力很低,失誤率高,它的裝備時間,為自防空情報雷達誕生到上世紀一戰年代。
由於一戰期間當時約翰英和十字德交戰時,約翰英急需一種能探測空中金屬物體的雷達(技術)能在反空襲戰中幫助搜尋十字德飛機。
而二戰期間,雷達就已經出現了地對空、空對地(搜尋)轟炸、空對空(截擊)火控、敵我識別功能的雷達技術。
第二代雷達抗干擾能力明顯增強,可靠性仍較低,裝備時間為二戰以後。
雷達發展了單脈衝角度跟蹤、脈衝多普勒訊號處理、合成孔徑和脈衝壓縮的高解析度、結合敵我識別的組合系統。
結合計算機的自動火控系統、地形迴避和地形跟隨、無源或有源的相位陣列、頻率捷變、多目標探測與跟蹤等新的雷達體制。
“第三代雷達以全固態三座標雷達為主,實現了全自動錄取、全自動組網,以及少人值守和無人值守。
這種雷達的電子戰環境適應能力,和目標環境適應能力均達到較高水平。並且,都具備了一定的抗隱身飛行器和抗反輻射導彈能力。”
說到這裡,許多餘停頓了一下,笑了笑道:“現在,接下來要加上我們的波圖雷達了。”
大家聞言,臉上的神色就是一鬆。
石中輝饒有興致的對許多餘伸手示意道:“接著往下說,這個第四代雷達,是怎麼個情況?”
“第四代雷達,可以稱之為防空情報雷達。
它能集監視、截獲、跟蹤、識別和火控支援,以及收集殺傷評估資訊等多功能於一身。
其探測範圍、精度、電子戰能力以及目標識別和自適應能力、可靠性等均有了質的提高。”
“這類雷達,於本世紀初,開始在發達國家陸續裝備使用。
代表型號有北極熊和星條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所用的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等。”
“至於第五代雷達,我們國內的第五代防空情報雷達,還處於發展之中……”
“星條的第五代雷達原理,隨著微電子等各個領域科學進步,雷達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內涵和研究內容都在不斷地拓展。
雷達的探測手段已經由從前的只有雷達一種探測器發展到了紅外光、紫外光、鐳射以及其他光學探測手段融合協作。
第五代雷達的同時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戰場指揮員在各種不同的搜尋/跟蹤模式下對目標進行掃描,並對干擾誤差進行自動修正,而且大多數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統內部完成的。
自動目標識別則可使武器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空中預警機和jstars這樣的具有戰場敵我識別能力的綜合雷達系統,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未來戰場上的資訊指揮中心。”
許多餘這話的婉轉,但大佬們自然是能聽出來的。
不用說,四代雷達的技術方面,國內還是要落後於西方星條發達國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