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師的數字資訊合成旅。

在旅長方振國的一聲令下,數字資訊電子大戰開始。

剛開始b集團軍的先鋒軍根本就難以招架,以至於左翼先鋒以k坦克裝甲師的主力進攻都吃了大虧!

如果不是藍方集團軍總部的費力拼命下,才算是堪堪招架住,一上來就吃了好大一次的虧,攻不成攻,守不成守!

但是或許是吃虧吃多了,藍方早就佈置好了面對這種手段的預案,哪怕在上下各級聯絡難以為繼的時候,也按照預案進行防守,絕不慌亂無度。

數字資訊電子戰是什麼?它發展又意味著什麼?

電子戰是指敵對雙方爭奪電磁頻譜使用和控制權的軍事鬥爭,包括電子偵察與反偵察、電子干擾與反干擾、電子欺騙與反欺騙、電子隱身與反隱身、電子摧毀與反摧毀等。

電子戰指利用電子裝置或器材進行的電磁戰鬥。

戰鬥的雙方除鞏固和加強自己的指揮、控制、通訊、情報的電子系統外,還設法破壞敵方的數位電子資訊系統,使敵方的電子監測裝置陷於癱瘓,無法得知自己的軍事行動,從而贏得戰爭的勝利。

現代戰爭中,雷達、通訊、偵察、電子對抗手段急劇增多,效能日益提高,功能全面擴充套件,電子戰鬥愈加緊張激烈。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典型的戰例,已經充分表明電子戰的重要性。

在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憑藉自己的電子戰優勢,始終掌握主動權。

伊克老兄在多國部隊的電子干擾下,幾乎沒有反擊能力。

升空的飛機找不到目標,大部分被擊落,地對空、導、彈幾乎無法發射,只有幾千門高射炮能夠射擊,但命中率十分低,制空權完全被多國部隊掌握。

在38天空襲中,多國部隊參戰的飛機僅有少量損失,而沒有空中保護,地面的機械化部隊就喪失了作戰優勢,坦克、裝甲車只能被動挨打,成了武裝直升機和其他飛機的“活靶子”。

按作戰性質,電子戰可分為電子進攻和電子防禦兩種,電子進攻是對敵方進行電子攻擊,包括電子偵察、電子干擾和攻擊摧毀等,電子防禦是防備敵方的電子進攻,包括電子偽裝、反電子干擾和反攻擊摧毀等。

而這個時候,世界各國,才開始真正對數字資訊電子戰重視了起來。

將來以後戰場上還會出現網路戰。

所以誰先人一步,誰就掌握了一定的優勢!

……

跟特戰旅分開的許多餘和突擊隊,完全沒有一點兒身處戰場的緊張與不安。

此刻的他們不像是來執行任務,而是像休閒野營的。

許多餘的旁邊,劉明狼吞虎嚥的,在吃了壓縮餅乾後,又吃了一個罐頭,並且還喝了一瓶高能量飲料。

喝飽喝足,劉明擦了擦嘴,扭過頭看著隊長問道:“隊長,咱們接下來幹什麼?就這麼悠閒的亂逛?!”

大家之前只是接到了和隊長一起執行任務的命令,但具體幹什麼,他卻是不知道。

“保證我們安全,隱藏住我們的蹤跡,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己方最安全的區域!”

“紅方指揮部,還有da師可不傻,肯定會明裡暗裡防備和尋找我們的蹤跡,必須得跳出圈子,才能有更多的機會!”

“乾脆咱們找到紅方主力算了!”拓永剛聽了,皺了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