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朗已經能夠想象的到,這支小隊在成功建立後,會是多麼的精銳和強悍!

雖然這份訓練計劃是殘酷和非人道的,但在醫護和科學監督的訓練下,最後實施的成功率還是非常高的!

共和國裡有最能吃苦耐勞的民族,而參加選拔和集訓訓練的軍人,又大多都是些從不服輸的主。

因此,太過簡單的磨難和考驗,大家很容易就能撐得過去。

所以,老a裡的訓練是嚴厲嚴苛的,也充滿了磨難和摧殘,

而現在許多餘制定的這份訓練計劃,也和a大隊一樣,升格了!

怎麼個升格和非人道法?

首先,訓練環境設定都是極其惡略的,模擬的是最殘酷的敵後作戰環境需要。

其次,是在一個直徑幾百多公里的原始叢林內,要求在四天三夜的緊急時間中,去完成和長途奔襲將近三十多個軍事科目考驗。

到時候,假想敵的兵力、規模,以及區域性、整體部署,都是完完全全按照對付特種部隊的戰爭,所模擬地真實配置!

肩負執行特殊使命的特種部隊突擊隊隊員,在進行挑選的時候都必須要是“百裡挑一”的軍中精英分子!

士兵的常規訓練強度是普通特種部隊的1.5倍到2倍,並且,每年老a特戰旅,都要代表特別突擊隊從全國各個兵種中,選拔最少近千名各類精英進行試訓集訓。

當然,期間高度保密的老a特別行動突擊隊,是潛伏無名的!

老a特戰旅以特種部隊大練兵為名,至少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高強度訓練,最後選拔出大約四、五百人的精英中的精英,再秘密送到全國各地的深山老林,建立十餘個臨時的野外基地進行為期一年的魔鬼式訓練。

最後,更有因為在環境惡劣、流彈擊中、殘酷訓練中,允許造成真實的死亡。

就這還沒完!

要不然,又怎麼敢稱呼自己這支老a特別行動突擊隊,是老a中的老a,是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

許多餘地最終目的,要打造的是一把國之利刃!

在透過各種考核後,剩下的佼佼者,會再度進行約兩年的全面訓練。

每名特種戰士,必須完成從空軍到海軍,再到陸軍裝甲兵的大小十餘項專業考核測試。

而在這期間,突擊隊會根據每個特戰隊員的特長進行針對性培養,必須達到三門以上技能精通,五門以上技能熟練掌握。

只有透過這些繁雜測試的人才,才能有資格知道和參加,這把國之利刃面對的到底是什麼。

經過這麼多的選拔與淘汰,最終能進入老a特別突擊隊的,只佔當初進入初級選拔人中的百分之二、三。

這些合格的隊員會在老a突擊隊至少服役五至十年,逐漸被磨練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特種兵。

當然,有多大的碗就吃多少的飯,現在剛成立和建設當中的突擊隊,是不可能做到這些的。

路要一步步的走,不能著急。

袁朗明白了許多餘的“壯志”後,那是直接感覺渾身的血液都開始不斷的沸騰了!

雖然難度非常的大,但為了打造這把國之利刃,整個老a就是吃再大的苦,受再多的累,也都是值得的!

“這份訓練計劃我袁朗同意了,而且,我會去找旅長簽字,暫時的選拔就按照目前我們老a的能力去訓練和選拔。

整個計劃太過龐大,未來訓練和選拔涉及的範圍與資源太過龐大,這就需要更高一級的總司令部審閱同意了。

實現整個計劃,說是傾軍之力都不為過了,我相信有眼光有前瞻性戰略思維的總部,一定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