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西班牙隊之後,中國隊在接下來的小組賽中分別擊敗了紐西蘭、阿根廷、義大利和塞黑,以全勝的戰績成功晉級八強。

其實這些對手的實力並不弱,尤其是阿根廷隊,他們的整體實力甚至比西班牙隊還要略勝一籌。

如果只是看賬面實力,阿根廷隊說什麼也比不上西班牙隊,可籃球這項運動從來都不只是看賬面實力的。

比如馬努.吉諾比利,雖然他上賽季場均可以得到12.8分4.5籃板3.8助攻1.8搶斷,個人表現絕對是可圈可點,可他在馬刺隊中大部分時候仍然還是在替補陣容。

還有路易斯.斯科拉,現在他還在西班牙聯賽裡摸爬滾打……儘管早在2002年他就已被馬刺隊選中,可由於母隊索要高昂的買斷費,導致他遲遲未能加盟自己心儀的nba球隊。

就是這樣的兩個人撐起了阿根廷無比犀利的進攻體系……在中國隊強大的內線防守體系下,他倆竟然合力砍下了49分15籃板12助攻4搶斷3蓋帽。

哪怕是強如王大林都不由得對他倆心生敬意……如果沒有這兩位的強勢發揮,阿根廷隊又如何能跟中國隊戰至最後一刻才遺憾落敗?

另一邊b組的比賽果然如王大林所料……美國隊首戰就以73:92敗給了波多黎各隊,爆出了本屆奧運會籃球專案的最大冷門。

在這場比賽中,美國隊外線投不進,想要突破內線又遭到了對手的頑強阻擊。

由於fiba規則下沒有“禁區防守三秒”,對方的中鋒和大前鋒可以一直呆在禁區裡護筐……面對這樣的鐵桶陣,就連鄧肯和艾弗森這兩位s級超級巨星也顯得無可奈何。

當然,這口鍋主要還是得拉里.布朗來背……如果換成他身後的波波維奇執教,估計他早就換上更適應fiba規則的卡梅隆.安東尼了。

拉里.布朗一味強調防守,對於進攻一竅不通,只知道讓球星去單打獨鬥……的確,鄧肯和艾弗森都是超級巨星,他們的個人能力確實非常強,可畢竟還是孤掌難鳴。

後面的比賽裡,美國隊痛定思痛……他們在防守中投入了更多精力,也打出了令人窒息的防守強度,可他們在進攻端的表現依舊不理想。

8月18日,美國隊77:71擊敗希臘隊。

儘管比賽贏了,可美國國內各大媒體仍然對他們罵聲一片……曾幾何時,“夢之隊”場均可以淨勝對手40分以上,現在卻只能打出這種“醜陋的勝利”,折讓他們如何能夠滿足?

這就有點像是足球界裡的巴西隊。

在巴西這個國家,你只是射門進球根本算不了什麼……你至少得過掉兩名防守球員,然後將守門員也扣過,最後將球推進空門,這才能稱之為精彩的進球。

美國球迷被1992年巴塞羅那的那屆“夢之隊”把胃口養刁了……在他們看來,美國男籃就必須贏,而且每場都得贏下對手30、40分才算正常,否則都只能稱之為“醜陋的勝利”!

8月19日,美國隊89:79擊敗澳大利亞隊,再次為美國球迷奉獻了一場“醜陋的勝利”,這回美國國內的各大媒體都懶得再吐槽他們了。

也許他們這是主動降低了對這支美國男籃的期望值……反正只要能贏就好,不管怎麼說金牌還是我們的!

可是事情真就像他們所想的這樣了嗎?

8月21日,美國隊在倒數第二場小組賽中以90:94輸給了立陶宛隊,再次爆出冷門。

這下美國國內整個炸鍋了。

輸給波多黎各還可以說隊員們一時之間沒有適應fiba規則,而且大家的狀態都沒調整好,這只是一個意外罷了。

可是輸給立陶宛……這特麼就是打不贏啊?

這場比賽整個過程都十分焦灼,雙方十數次交替領先,絕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強強對話。

很遺憾,美國男籃的球員們在最後關頭沒有把握住機會,他們兩次進攻都沒能打進,而且連犯規都沒造一個……結果立陶宛隊連進兩球鎖定了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