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陣卡達隊的半決賽依舊毫無懸念,中國隊從一開始就佔據了絕對上風,並且將分差越拉越大,到了第四節過半時已領先了30分以上。

最終衛冕冠軍中國隊以106:71輕鬆擊敗了這支西亞勁旅,從而順利晉級到了冠亞軍決賽。

另一場半決賽中,韓國隊和黎巴嫩隊的比賽打得非常激烈。

雙方經過40分鐘鏖戰之後戰成平局,只能透過加時賽分出勝負,最終還是韓國隊技高一籌,以85:83險勝。

和原本歷史中一樣,2003年男籃亞錦賽決賽的兩隊還是中國隊和韓國隊。

王大林前世對於這場決賽絕對是記憶猶新,因為那場比賽中國隊贏得並不輕鬆,這點從最後的比分就能看出來——106:96,中國隊貌似場面大優,卻也只贏了對手10分。

不得不說,韓國隊的三分球一旦投開了,確實是相當恐怖……哪怕當時中國隊中有姚銘、巴忒爾、焦建、李南、朱方雨等一眾好手,在第三節也差點被韓國隊的三分雨追上來。

打到比賽最後,韓國隊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執行犯規戰術。

然而中國隊的老將範彬連續6次罰球全部命中,韓國隊終於無力迴天,只能含恨吞下失敗的苦果。

由於都是東亞球隊,都是黃種人球員,所以韓國隊一直在模仿中國隊的打法,直到中國出現了“三大移動長城”,兩隊的球風才有了巨大的區別。

事實上韓國隊的打法正和王治致崛起前的中國隊如出一轍,都是“小、快、靈”,並且外線投**準。

實話實講……韓國隊的搏命三分甚至比當初那支中國隊更加精準!

所以在10月1日上午的訓練中,蔣指導重點演練了針對韓國隊三分球的外線防守戰術。

這個戰術歸根結底就一點——“放突不放投”!

有姚銘這尊擎天柱鎮守籃下,還有王大林這種世界一流的協防高手,中國隊根本就不怕韓國隊突進來,因為你突進來也沒機會出手。

至於進攻……就韓國隊球員的身體天賦,哪怕他們再賣力,也肯定防不住中國隊的內線進攻。

而且這一世中國隊有了王大林,進攻戰術無疑比原本歷史中更加豐富,而且強攻能力更強,所以蔣指導壓根兒就沒擔心過進攻。

2003年10月1日,就在這個舉國歡慶的國慶節晚上,中國男籃對韓國男籃的亞錦賽決賽終於打響。

中國隊首發陣容分別是中鋒姚銘、大前鋒王大林、小前鋒孫君、得分後衛李南、控衛範彬;

韓國隊首發陣容分別是中鋒河昇鎮、大前鋒金周成、小前鋒邱升昀、得分後衛文景垠、控衛李相敏。

大概是因為起跳時機沒控制好,姚銘竟然罕見的在跳球環節中輸了,韓國隊拿下了第一攻的球權。

李相敏運球過半場後,在金周成的掩護下拉開空擋,頂著王大林的干擾強行三分出手……居然進了!

這個球進得匪夷所思,連王大林都不禁驚訝萬分。

他已經盡力給出了干擾,這種球就算讓nba三分能力最強的雷.阿倫或者佩賈.斯托賈科維奇來投,估計十有八九都得打鐵,這個李相敏居然投進了!

李相敏出生於1972年,在這支韓國隊中是年齡僅次於文景垠的老將,他身高僅有183cm,體重也只有77kg,不管怎麼看都只是一名平平無奇的小個控衛。

可他這手三分球確實賊準……呃,這是指fiba規則的三分球,比n!

回過頭來,王大林在三分弧頂處接到球后直接來了一記幹拔,這球如同精確制導的導彈一般直接穿過了籃框,就連籃網都沒怎麼動。

這個“answerball”打得霸氣十足,全場觀眾立刻為他送上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其實王大林目前對於主客場球迷的歡呼聲或者噓聲已經沒多大感覺了,不過他知道現場氣氛對自己這些隊友的影響會非常大,所以他才會堅定不移地打了這個回應球。

按照蔣指導賽前的部署,中國隊第一攻本應該傳給姚明在籃下強攻的……就韓國隊首發中鋒河昇鎮那副鳥樣,別看他身高也達到了221cm,而且體重更是比姚銘重得多,實際上他就是個傻大個兒,連nba邊緣人級別都達不到。

事實上這廝還真在nba打了兩個賽季,只不過總共加起來也只出場了46場比賽,場均上場時間只有6.9分鐘,可以得到1.5分1.5籃板0.1助攻0.1搶斷0.3蓋帽0.6失誤1.3犯規……還不如後世中國的周奇!

好歹周奇在nba的19場比賽中還送出了14次蓋帽呢,河昇鎮打了46場才13次蓋帽,而且他的場均上場時間比周奇還多。

韓國隊第二攻,又是李相敏……他在外線和老夥計文景垠又打了一次擋拆,這次他沒有強行出手,而是將球傳給了擋拆後外彈的文景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