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王大林剛看完臨時任務介紹時雖然覺得任務很難,可他還是對自己很有信心的……畢竟幾個月前他剛在總決賽g1戰中和那個單場81分巔峰之夜的“黑曼巴”大戰了一場,而且那場對決他還贏了。

以他對於喬丹的認知,巔峰喬丹就算再厲害,也要比單場81分那一晚的科比差一點吧?

他會這麼想也不奇怪,畢竟喬丹整個職業生涯單場最高得分“只有”69分,比81分還是要差很多的!

可是他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因為他根本沒有認識到喬丹在1993年第一次退役前有多厲害!

很多人以為喬丹的巔峰是在第二個三連冠時期,也就是1995年至1998年,包括王大林這樣自封的“資深球迷”也是這樣想的。

誠然,第二個三連冠時期的喬丹確實很厲害,甚至可以說他是“同時期內天下無敵”也不為過。

可是……喬丹是1963年2月出生的,1993年他剛滿30歲不久,那時候喬丹的身體各方面機能尚處於巔峰狀態,而1995年的時候他已經32歲多,明顯有點老了!

儘管喬丹的身體天賦是歷史最高階別的,可1995年之後喬丹的身體素質逐年下滑……這也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如果說第二個三連冠時期喬丹真正將自己的技術打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那麼第一個三連冠時期才是他身體和技術結合得最完美的時候!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為什麼喬丹在第二個三連冠時期頻繁使用背身後仰跳投這個技術?還不就是因為他的身體素質下降,只能用這一招來保持自己的進攻穩定性了?

真要擱到1993年以前,哪還用這麼費勁?

直接突進去就是一個暴扣難道不香嗎?

真要覺得這種說法不對的,看看他兩次三連冠時期的資料對比就知道了!

19901991賽季至19921993賽季喬丹的總得分是7525分,而19951996賽季至19971998賽季他的總得分為7279分……要知道前一個時期他的比賽場次還要少6場!

19901991賽季至19921993賽季喬丹總共626次搶斷,而19951996賽季至19971998賽季他的搶斷總數為461次……同樣的,他少打了6場比賽,總搶斷數反而還要多出165次!

19901991賽季至19921993賽季喬丹的命中率是51.7%,而19951996賽季至19971998賽季他的命中率則是48.2%!

從這些資料就能夠很清晰地看出……喬丹的真正巔峰期到底是什麼時候?

所以王大林遇到麻煩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麻煩!

科比砍下81分的時候確實厲害,可他的身體素質比起30歲時的喬丹還是要略遜一籌的,本場比賽主防喬丹的王大林就親身感受到了喬丹堪稱炸裂的身體天賦……這特麼完全就是不講道理的強突嘛?

王大林本以為自己將防守站位延後一點就可以阻止對方的突破,可是喬丹只要進入三分線就已進入自己的射程,他根本不需要非得突進籃下,就在罰球線距離的中投同樣命中率高得嚇人。

而當王大林及時調整策略開始在三分線以內貼身防守喬丹時,他又能用自己匪夷所思的啟動速度瞬間擺脫,從而讓自己獲得輕鬆出手的機會。

如果不是隊友時不時地協防一下,王大林估計自己已經被喬丹打爆了……喬丹的確是從來沒有砍下過單場81分,可並不代表他肯定做不到!

nba從來都是時勢造英雄,科比那次單場81分本身就有太多的偶然性。

如果湖人隊當時不是一直落後,科比能一直留在場上砍分嗎?

如果科比那場比賽的狀態稍微差一點,他又有能力砍下81分嗎?

如果猛龍隊當時戰鬥力不夠,湖人隊很有可能第四節開始時就把分差拉開到20分以上了,科比還能繼續留在場上砍分嗎?

如果猛龍隊在第四節中段落後20分時主動繳械投降,科比還有臉繼續留在場上砍分嗎?

所以單場81分是兼具了各方面條件的,並不是說任何人想做就能做到的,換言之……如果那場比賽湖人隊把巔峰科比換成巔峰喬丹,難道他就肯定做不到嗎?

不見得吧?

喬丹在王大林面前秀出了自己賴以成名的十八般武藝,儘管他的三分投射略嫌拉胯,可他豐富的進攻手段完全掩蓋了這一缺點……巔峰喬丹,就是nba歷史上數一數二的“進攻萬花筒”!

以王大林85的內外線防守能力,外加79的搶斷、74的蓋帽、72的干擾投籃、70的橫移速度、85的速度、73的加速、85的力量、84的彈跳……

他的防守能力真的已經很強了,就算和加內特相比也沒差多少,可面對殺紅眼的喬丹……他還是防不住。

首節戰罷,雙方比分打成了28:27,活塞隊竟然落後1分!

其實也沒什麼奇怪的,因為奇才隊這邊喬丹一個人就砍下了19分,還貢獻了4個籃板、2次助攻和1次搶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