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叻!”

大家跳進水庫裡,繼續挖土抬土,一人忽然想起什麼,問道:“昨天書院裡又考試了,我兒考了上等,你兒怎麼樣?”

“別提了,那臭小子。天天埋頭在廚房給先生做飯,說從來沒見過那麼多好吃的,學了一個月多,沒認識幾個字。”另外一人氣呼呼地道。

“當廚子好啊,杜先生不是說了嗎,做什麼都可以,只要自強自立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就可以。”

“說是這樣說,可還是著急。我們都不識字,就想著孩子能讀書啊。”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開始說自己家孩子讀書的事情。

遠處的海邊,一艘海船徐徐過去,大家停下來指著船,道:“那艘船是劉主家的船吧?”

“是,我以前常上去搬東西。這次估摸著又倒騰了不少貨回來。”

“那鵬公子跟著民老爺回來了!”

劉民是劉氏的人,和劉鎮只能算族人了,出了幾個五服的親戚,兩人論起輩分來,劉鎮要打大一輩,但劉民的年紀卻比劉鎮大十幾歲。

劉民有兩個兒子,長子去世後,留下一個兒子叫劉佑鵬,次子倒是開枝散葉,子嗣繁茂。

劉民雖上了年紀,但還管著劉氏對暹羅一帶的買賣,鹽、果子和鐵,從大周倒騰鐵礦運到暹羅去,然後再從那邊買綢緞帶回來。

“別看了,反正和咱們沒關係了,他們也不敢讓咱們去搬貨!”

“想想就覺得開心,做事做事。”

大家嘻嘻哈哈笑了起來,覺得特別高興,有種捆著自己的繩子終於剪斷的輕鬆。

大船靠岸,劉佑鵬扶著劉民下船,安排好搬運貨物,祖孫二人就回到城內,給劉鎮回稟路上的事,將行船兩個月賬目交上去。

劉鎮看完後,頷首道:“這一路辛苦你們了,以後路上開銷也不必太過節省,錢是其次,人還是最重要的。”

“家主有心了,”劉民瘦瘦高高的,因為歲數大了牙也掉了兩顆,說話就有點漏風,“我們也沒有節省,只是不該花用的地方,不花而已。”

劉鎮很滿意,笑著道:“回去歇著吧,這些日子不用來給我請安,養好身體。”

“是!”劉民應是。

劉鎮又道:“佑鵬不錯,跟著你祖父走了兩趟,是不是學到不少東西?”

“是!船在海上,突發的事很多,跟著祖父走了幾趟,才真正體會到出海的不易。”劉佑鵬道。

劉鎮欣慰地頷首,道:“你一定要多學學,你祖父懂的可不止走船的能力啊。”

劉佑鵬應是。

祖孫二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就告辭回家去了。

劉民家離劉鎮的家很遠,穿街走巷一刻鐘才到。劉民歇下了,劉佑鵬則去了劉家學堂。

他一進門,裡面正在讀書的百十個劉家的學子立刻沸騰起來,紛紛圍著他,問東問西。

“有什麼了不起的。”劉子峰冷笑一聲,和隔著一張桌子,也沒有過去說話的劉子軍道,“每次出海就跟立了多大的功一樣,又不是自己去!”

劉子軍低聲道:“誰讓他有本事又討大家喜歡呢。”

劉子峰拍了桌子,拂袖而起,道:“真想弄死他得了!”

說著,便走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