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 公堂之上(三)(第1/3頁)
章節報錯
後衙內,太后和桂王以及靖寧侯一家人都在,過了一會兒魯夫人陪著鬧著要來聽訟的大白牙進來。
大家又是一陣行禮寒暄。
“噓!”桂王打斷大家說話聲,“來聽訟還是寒暄的,等結束了再說話。”
太后瞪了一眼兒子,這麼多長輩在,他是一點面子裡子都不管不顧的。
前堂,傳來杜九言的說話聲。
“各位,”杜九言拱手行禮,又衝外面拱了拱手,道:“三年前,幾個孩子玩鬧,在襖子巷廢棄的井中,發現了一具無頭的男屍。”
“三年後,崔巧受不住日夜煎熬和害怕,到大理寺來投案自首。”
“至此,一件壓了三年的無頭男屍案真相大白。死者身份衙門已公示,乃是從汝寧來鐘山寺學習交流的僧人,法號慧通。”
申道儒今天主訟,所以帶著學生站在杜九言的對面。
他已經很多年沒有主訟了。
至於杜九言,確實不容小覷,她能一路走到這裡,站在他對面,這絕非僅僅是運氣和偶然。
她是有實力的。
但是這件案件,鹿死誰手不好說。
“崔巧殺人的事實,她已經供認不諱,至於動機和為何殺人……”杜九言頓了頓,崔巧並沒有帶上公堂,而是在後衙候著的,此刻,公堂上跪著的,是鐘山寺的三個和尚。
玄吾和他嫡傳的兩個弟子,是鐘山廟中資格最老權利最大的三個人。
“萬事有因才有果,正是有這個因,才有了崔巧殺人在後,所以,順著崔巧的動機,機緣巧合,而找到了鐘山寺。”
“兩案並一案,先說因。”
杜九言說著一頓,申道儒打斷她的話,道:“杜先生此言差矣,萬事有因是沒有錯,可在律法中,因只是因,而果才是判定一個人是否犯罪,如何量刑的重要所在。”
“你若只尋因,難道是打算以煽情之手法,來替崔巧殺人的罪行開脫?”
“法就是法,和情無關。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上給她同情,給予幫助,可唯獨公堂上不可以。在這裡,只能講法!”申道儒拱手道:“所以,在下建議,若要先審崔巧殺人之案,就不能去找因而捨棄果。既然是兩案並審,那就要分好先後順序。”
錢羽微微頷首,申道儒說的還是有道理的,他看向杜九言,“你認為如何。”
咄咄逼人啊!杜九言含笑拱手,道:“學生沒什麼意見,那麼……”她轉頭過來看著申道儒,“把崔巧的案件放一放,先審鐘山寺的案子吧。”
外面,有人低聲道:“申道儒不簡單啊,一上來就要掌控主動,將杜先生的話頭打斷,逼著他先討論鐘山寺而後再審崔巧。”
“是啊,雖然沒什麼分別,但是申道儒這在氣勢上就贏了。要是一般小訟師,估計要緊張了。”
為的就是震懾住對方。
公堂上,除了個人能力外,氣勢也很重要。
申道儒這是一上來就給杜九言一個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