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 九流竹園(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時素肉在這裡買。”方丈指了素齋堂門口,“當日賣了好幾樣素菜,排隊就排了七八排。”
杜九言站在素齋堂的門口打量著四周。
這一片山朝廷都劃撥給法華寺了,從素齋堂往北走,是個坡子,坡子下面有茅廁,再往下去有泥濘的山路,半山腰是法華寺的菜園子,她指著下面道:“一直往下走,能下山回京嗎?”
“如果對方是個女娃娃的話,恐怕不容易。”方丈道:“從這裡一直往下走,走上一盞茶的腳程,我們攔著籬笆的。一來是怕山裡的牲畜野獸進來糟蹋菜園,二則是下面不是法華寺的地方了。”
“四面都圍的?”杜九言問道。
方丈點頭,“四面抖圍著的,籬笆有一人高,拴著荊棘,我們每年都請人專門修補。”
杜九言準備下去看看。
素齋堂並排的則是禪房,離著五六步的距離,一排排的單間,信徒們捐了香油錢後就可以免費住在裡面。從禪房再往前去就是廟裡僧人們住的一個大院子。
法華寺裡一共有六十二在籍僧人。
“那邊一般有人去嗎?”杜九言問方丈他們住的區域。
方丈道:“這個說不好,但是白天院子們都是關著的。杜先生想去看看嗎?”
“好,隨便走走。”
一行人往南面走,杜九言發現院子門確實是關著的,再往南去就是一片竹林,竹林看上去很大,她問道:“這邊往下是去哪裡?”
“這裡一直往下去,就是九流竹園,荊先生住的地方。集賢書院也在下面。”方丈道。
杜九言沒有想到,她以為集賢書院在京城裡面,“互相通的嗎?”
“通的。”方丈道:“有一道小門,老衲也常常去竹園坐坐。路上還特意鋪了石磚,路還算好走,約莫有一炷香的腳程。”
杜九言道:“這麼說來,九流竹園離京城不近啊。”
“出城沿著城牆往南走,那邊近很多。”桂王道:“去集賢書院的人,都是那條路的。”
方丈點頭,“這條路一般人也不知道,只有老衲和荊先生常來常往。”
杜九言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回頭問隨著來的小沙彌,“李家人來找的時候都找過哪些地方?”
“我知道。”楊氏道:“初二那天我跟著來了。順著素齋堂往下,走到了籬笆牆,那邊籬笆牆都是好的,要是我肯定過不去。”
“也去書院了。書院放春假,裡面沒有學生,竹園裡也沒有人,荊先生年前的時候就回保定老家了。”
方丈頷首,“竹園和書院過小年的時候就沒有人了。”
“我們去看看。上次荊先生邀請我去竹園做客,一直忙著還沒去過。此番趁著荊先生不在,我偷偷去摸底。”杜九言含笑道。
方丈道:“可要老衲陪同?”
“不用。”杜九言含笑道:“我們自己隨意走走就好了,一會兒還要再回來的。”
桂王道:“我認識路。”
方丈應是。
杜九言想了想,又問小沙彌,“師父們可有誰對春桃有印象的?”
小沙彌搖頭,“那天人實在太多了,大家都忙的暈頭轉向,實在是沒空去特意注意誰。”
杜九言正要說話,就聽到幾聲刺耳的叫聲,幾隻烏鴉歇在素齋堂後面的樹枝上,她眉頭簇了簇,道:“我們去竹林。”
一條路都鋪著大小不同的石頭,雖是下山但還算好走,桂王很熟悉,杜九言回頭看跛子,“你來走過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