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賣到了好價錢(第1/3頁)
章節報錯
次日早,當馮老爺子聽到門響,從正屋趕出來追出院子,錦繡和錦玉的身影已消失在一片白茫茫霧靄中,馮老爺子再追著跑了一段,還是見不著人,只聽見遠遠傳來牛脖鈴鐺響,以及小姐妹倆和人打招呼的清脆嗓音。
馮老爺子嘆息:到底是老了,緊趕慢趕竟也跑不過兩個小丫頭!
他心裡惦記錦繡昨兒從山上採回來的山貨,睜著眼守了一夜,臨近天亮才打了個盹,誰知就錯過了!原本想要跟她們一起上集鎮的,小姑娘揹著那麼多好東西,不懂得厲害,讓人吃空子佔便宜去怎麼辦?
錦繡和錦玉哪有馮老爺子想的那樣傻笨,姐妹倆對鎮集早已熟門熟路——靈芝拿去劉記藥鋪,劉掌櫃舉著那枝小湯盆大的紫靈芝,大喜過望:正好鎮上一戶有錢人家需要這樣一支夠年份的紫靈芝做藥引,問了好幾次,在鎮上三個大藥鋪大醫館都開出高價,誰先有要誰的,想不到自家店先得了機會!
劉掌櫃給出二百兩的銀票,姐妹倆嘴巴張成O字形,也不多話,收了銀票走人!
揹著松茸猴頭菇和黑木耳去福喜來酒樓,洪掌櫃迎來送往慣了,眼力好記性好,記得這姐倆,夥計帶著她們進來,洪掌櫃就笑眯眯好好兒跟她們打招呼,然後去看她們的揹簍,頓時洪掌櫃眼睛瞪圓了,託在手上的小紫砂茶壺直接扔給夥計,顫巍巍伸出雙手捧起碗口大的毛茸茸猴頭菇以及拳頭大的松茸,再有肥大厚實的黑木耳,每一樣看著都像是剛採摘下來般新鮮水靈,散發著特有的誘人清香,洪掌櫃深深吸氣,又高興又激動,連聲喊夥計給兩位姑娘準備一份最好的早點,等姑娘吃飽了之後再來慢慢算銀子!
這一揹簍東西,因為特別新鮮品相又特別的好,洪掌櫃說要趕緊送往哪裡哪裡去,有貴客等著要吃,破例給出極高的價錢,錦繡姐妹得了一百三十九兩銀子!
洪掌櫃另贈送兩個食盒:一個裝著本酒樓各樣精美點心,一個四個屜籠分別裝四碟本酒樓招牌菜,請姑娘拿回家與家人共品。以後姑娘再有這類好東西,還請送來給本掌櫃!
這是洪掌櫃大致的話,他說得比較文縐縐,錦繡懶得翻譯了。
如果放在馮老爺子那裡,那朵靈芝和這半簍松茸猴頭菇黑木耳肯定不是這樣賣的,興許他能得更高的價錢!
但錦繡和錦玉卻覺得,自己內心滿足為最好!
而且,如果認真算價值的話,加上洞天出品這四個字,那不知道要值多少?
所以錦繡並無遺憾,和妹妹揣著三百多兩銀子——三百三十兩銀票,九兩現銀,高興得瘋了似地,一人抱著個食盒,走到鎮集外花十文錢“包”了一輛牛車,送她們去大姨家所在的流木村!
流木村在方石鎮邊上,從鎮上出來穿過一片田野就到了,如果沒有這兩個大食盒,姐倆揹著揹簍走路去也是很輕快的。
田大姨看見兩個外甥女過來,十分意外,忙問她們怎麼來得這樣早?是不是沒趕集就先來大姨家了?
錦繡和錦玉把兩個食盒拿給大姨,讓她叫姨夫和表兄弟們過來吃,大姨問知是在福喜來酒樓賣山貨,掌櫃的見她們的山貨好,給送的,就很公平地倒了半食盒點心出來,四碟菜式也分兩碟,然後合成一個食盒,留著等會她們拿回家給娘和妹妹。
大姨夫和幾個表兄弟咬著鎮上知名酒樓做的點心,大讚好吃,他們平日雖然時常去鎮上,這類酒樓卻是從未進去過,主要是什麼東西都貴,聽說一碟菜幾兩、十幾兩甚至幾十兩銀子都有!
方石鎮雖然不大,卻絕不閉塞,這個鎮子水陸兩便交通發達具有中轉銜接作用,各地客商在此暫居或過往,挺繁榮的,所以也有高消費的高檔酒樓、茶樓,進出的多是那些往來客商和本地有錢人,普通老百姓哪敢亂進。
吃飽了早點,一家人聽錦繡姐妹倆說書般說她們如何進山找山貨,做姐姐的人緣好得獵戶家小姑娘帶領,進深山老林採得松茸和猴頭菇、黑木耳甚至靈芝、人參,換得二三百兩銀子……
這一下,輪到田大姨全家人驚呆了,都不敢相信,方二牛說:
“錦繡表姐,要不你把我們幾個帶回去吧,天天跟你進山背山貨——你們那山裡得有多神奇,要什麼有什麼!”
錦玉就把揹簍裡的麻布袋拿出來,掏出裡邊的東西:三朵猴頭菇,三朵松茸,四五朵黑木耳。
一家人再次震驚:他們不是沒進山採過野味,但是沒有誰能得到過這麼大個這麼好品相的松茸和猴頭菇!
方大姨夫聽錦繡說領她進深山的是東山村楊家的小姑娘,表示相信:
“獵戶家的人,總是獨來獨往,不會隨便帶人的,像我們村老韓頭,你們看他家人帶過誰進山?”
錦繡說:“我和楊冬妹從小認識,但她只在今年春天開始才帶我進深山,因為她明年要出嫁了,她說交好一場,就帶我們幾次!”
大姨夫點點頭:“獵戶人家,從小在深山裡走動,他們知道什麼季節會遇著什麼野獸,該如何應付,對山林的各樣物事也熟悉,老韓頭光是憑鼻子聞聞,就能知道附近有沒有野獸,野獸是大是小,離得多遠近!有這樣的本事,他們自然就能避開許多麻煩危險,去別人不敢去的地方,拿到好東西!你們這位小姐妹是個厚道的,有她在你們可以進深山,沒她帶著,你們可千萬別亂進,不然怎麼讓野獸咬吃了都不知道,還有那獵戶設的陷阱……”
田大姨啪一巴掌打在大姨夫肩膀上:“什麼讓野獸咬吃?你不會說點吉利話?錦繡、錦玉,別聽你姨夫的!”
大姨夫摸摸肩膀:“唉唉,我這不是在教孩子嘛?就得說明白!”
田大姨直接道:“錦繡、錦玉,咱以後不去了!啊?那楊家姑娘待嫁,估計她也不去了的,你們得了這筆錢,足夠起新屋,就不去了,記住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