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個都別想逃(第2/2頁)
章節報錯
鄭六姑娘為難道:“太太,人是派過去了,派了兩次呢,可也不知為何,就是沒人過來!”
此時一名婢女走了進來,稟報說:“去到前院了,今兒大朝呢,因國公爺要上朝,二爺相隨,大爺衙門有要緊事,四爺……四爺早早也出去了,不在府裡!”
羅姝問道:“那他們的手下們呢?張管家王管家呢?都是死人麼?”
那婢女垂下頭:“這些人平日一尋就著,今天不知為何,一個影子都不見!”
羅姝氣得一巴掌甩過去,把那婢女打得跌倒地上,金氏卻是急怒攻心,.
錦繡從水亭子出來,看看日頭已近午時,雖然不太願意在國公府用膳,但這時候不打招呼就離開好像有點說不過去,羅真今天不回家吃午飯,那就往延安堂去唄,人家如果留飯就勉為其難吃點得了。
剛順著兩邊植滿花木的遊廊走得二十多步遠,就見靈芝和一個婆子迎面走來,近前行了禮,笑著說道:
“老太太那邊傳午膳了,可巧今兒姑太太也帶著表姑奶奶、表姑娘過府來,老太太說三太太那兒到底是地方窄小些,且三太太正在養病,怕吃食口味太過清淡,不適合三奶奶,就讓奴婢過來,請三奶奶到延安堂,與姑太太、表姑奶奶一起用膳!”
錦繡從善如流,跟著靈芝往延安去。
羅秋在那兒等著呢,那個無利不起早的姑太太,就不知道找上自己又是為什麼亂七八糟的破事。
錦繡打定主意,管她什麼事,沾上羅秋絕非好事,當年她與羅真之間的恩怨,她說放下就放下,羅真可不這麼想,自己也討厭羅秋,更不喜歡林家姐妹!總之,不理會她們就是了!
一行人來到延安堂,果然,宴席已擺好了,專等著錦繡到來再一起入席,羅秋帶著林珏、林瑤正環繞在羅老太太身邊說說笑笑,祖孫幾個神態高興,鄭氏、馬氏也陪在一旁,鄭氏神情平淡,馬氏則跟著樂呵。
看見錦繡過來,羅秋即拉著大女兒林珏上前來,熱情地和錦繡打招呼,錦繡見也沒多少人注意,便也懶得遵循古代規矩,省了向羅秋行禮,和林珏客氣地問答兩句,竟是被羅秋推著她們坐到了一塊兒。
林珏據說是肖父,五官清秀柔美,不像羅秋那樣眉眼帶點英氣,或者算是橫蠻之氣,“英氣”放在羅秋身上來說,覺得是白瞎了這詞兒。林珏性情也不像羅秋,倒是比羅秋溫柔知禮得多,只不過,錦繡也不喜歡,白蓮花柔情似水對付男人還可以,跟女人來這套就不靈了。且什麼事總想依賴別人,除了她自己的老孃,怕是連她丈夫都會煩會怕。
食不言寢不語,一頓飯倒是安靜地吃完了,接下來坐著閒話,飲茶,羅秋特地將林瑤帶在身邊坐到老太太那兒去,林珏則藉口想到窗邊去透透氣,拉錦繡到側廳靠窗的坐席上去歪著喝茶說話,也不讓婢僕近前,錦繡還以為林珏有什麼秘密要跟自己分享,誰知聽她輕言軟語、瑣瑣碎碎彎彎繞繞說了一大堆,錦繡才算弄明白:原來林珏這麼旁敲側擊的,只為了向錦繡打聽做月餅的方子,說是端午節錦繡既然會包出那樣好餡料的粽子,那麼八月十五肯定也能做出不同於眾的月餅!
而林珏端午節用錦繡那批粽子換得的婆婆讚賞,嚐到甜頭,這回八月十五就想再接再勵,繼續保持巧媳婦的好形象!
錦繡很想對林珏說我想拜你為師了,如果你真的會讀心術能看穿一個人內心世界的話!
錦繡確實有過打算:八月十五弄一批皮薄餡靚的月餅出來吃吃,順便送禮。被林珏這麼一阻擊,她改變主意了——八月十五就算做月餅,也嚴格控制數量指標,絕不外流!哪怕成國公府都不能聞到味兒!
端午節的粽子教訓還不夠麼?憑什麼要為不相干的人貢獻出好東西?
錦繡直接回答林珏:“端午節那些粽子,我說過原是南邊廚娘所做,她已經回故鄉去了,我是半點不會的!至於八月十五供月亮的月餅,我們鄉下人家能做出什麼好吃的來?無非就是蒸幾個糖包供一供月亮罷了!”
林珏顯得很失望,見實在問不出什麼來,便失去了耐心,起身離開錦繡,坐回她母親和妹妹身邊去了。
錦繡不以為意,心想這就沒事了,正好合適,略坐一坐,就跟羅老太太告辭回家去嘍!
不料林珏走開一會,羅秋卻端著一碟葡萄過來,坐到錦繡對面,笑吟吟說道:“來來,真兒媳婦吃這個,才從後花園摘下洗淨了拿來的,又甜又新鮮!”
錦繡道聲謝謝,拿著茶盞做抿茶狀,靜等羅秋下文。
她只是按常人思維,估摸著羅秋這拗勁兒,為了林珏可能要跟她論說一番,非逼得已經表明不會做月餅的她拿出什麼方子來,如果不從的話,興許要發生激烈口角爭執甚至有可能上演全武行,反正又不是沒有過,她根本不驚奇。
誰知錦繡卻是錯估了羅秋,這一次羅秋給錦繡扔出的炸彈,威力比什麼全武行都要厲害,錦繡硬是呆了小半天之後,才記得發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