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正好梁王還沒回封地,也來參加朝會了,劉盈就對他說道:“大家都舉薦你上陣殺敵。”梁王仍是推說:“臣弟恐無能為力對抗七國之勢力。”劉盈就知道梁王不會幫忙,說道:“你們看,梁王很為難。”

劉盈就打算退朝,然後回寢殿休息會兒,而這個時候,有名將軍慌慌張張地跑過來,他說:“吳王的軍隊已經到皇宮門口了,喊著要為世子報仇。”

聽到劉濞這個名字,劉盈就害怕,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皇位交出去,說道:“怎麼辦,朕不當這個皇帝了。”

這番話,使得群臣驚詫,他們沒有想到,皇帝這麼膽小。

晁錯率先攔住皇帝,說道:“皇上不可漲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當速速派良將應戰。”

周亞夫更是主動請纓,說道:“請皇上準許末將出戰。”

劉盈不想打仗,真的不想,他經歷過打仗,很殘忍。都是自家人,為何因為爭奪皇位而起幹戈,又不是匈奴打過來了,為啥要打仗。當年楚漢之爭,劉盈就很鬱悶,為啥要打,誰當皇帝不一樣,死那麼多將士,多可惜。

劉盈說道:“你們就非得打?朕不當皇帝行不行?”

這時太後由侍女扶著進殿,說道:“皇上胡鬧,說的混賬話。”然後對周亞夫說道:“周將軍聽令,速速領兵作戰。”

周將軍聽令,遂點兵出戰。

大家在皇宮裡焦急地等著。

十天之後,傳來好訊息,周將軍勝了,由於勝得太快,大家都不信,果不然,這麼迅速得勝,是因為,吳王劉濞未親自出戰,而七國也沒有真正來京師,只派來一小部分將士,對朝廷進行騷擾以及警告。

聽到這個訊息,竇太後愁容滿面,她知道,吳王劉濞不會善罷甘休的,下次,他一定率軍攻進皇宮,並且是領著另外六個封國一起對抗朝廷。

事情很麻煩。

現在必須勸梁王出戰。

而與此同時,朝廷出現了另一個聲音,那就是禦史大夫晁錯,他奏請由朝廷施行削藩政策。

劉盈聽得腦袋都大了,不知到底該聽誰的,他只在乎一件事,那就是,吳王沒有被捉住,他一定會聯合另外六位王爺,一起對付劉啟的。

這時,太後發話道:“周亞夫、梁王,準備出戰應敵。”梁王還是出口拒絕,太後說道:“這是聖旨,不容拒絕。”說罷退朝,回到內殿,跟劉啟說道:“眼下的局勢,必須讓你弟弟出戰。”劉盈說道:“他不肯。”

太後說道:“你傷透了你弟弟的心,他怎肯為你上陣殺敵。”劉盈說道:“我如何對不住他了?”太後便提及立太子這件事,說劉啟的兒子都還年幼,還是兄弟靠得住。

聽太後的意思,就是想要立梁王太子。

無所謂,誰當太子都行。

劉盈說道:“立梁王為太子不就行了。”

太後說道:“你這麼說如果是為了哄娘開心,卻也沒有必要的,你總說立你弟弟為太子,在朝堂上卻不這麼說。”

劉盈說道:“大臣反對,我也沒辦法啊,再說,劉榮已是太子,如何立梁王?”太後說道:“你若真心打算立你弟弟為太子,下一道聖旨,在朝堂上宣佈,不就是了。”

劉盈說道:“行,就聽母後的。”

正準備下詔令,這時,竇嬰求見。太後不想見竇嬰,不耐煩地說:“讓他滾出去。”

沒想到,竇嬰直接沖進來,跪到劉啟跟前,說道:“皇上不可立梁王為太子。”劉盈說道:“吳王就要打過來了,你能上戰場殺敵?”竇嬰說道:“就是為了讓梁王對付藩王,因而立他為太子。”劉盈說道:“對,朕就是此意。”

劉盈知道,竇嬰又想張嘴勸,而劉盈根本不想說這麼多,只想趕緊解決藩王的問題,因而說道:“你閉嘴,朕這就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