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壽的工作間開始24小時不間斷地鑄造不同面值貨幣,以保證整個經濟體系的形成。

發行貨幣之後,倖存者的勞動積極性果然調動起來,因為工作輕鬆,很多幹完就沒事做,秦壽便在庇護所範圍內劃分更多農田、牧場、漁場以及相應生產單位,發下工具讓倖存者建造工作崗位,以滿足更多工作需要。

各部門甚至在完成秦壽的規劃後,在安全區域自己找活幹,有些秦壽沒有規劃的產業,也都紛紛上線。譬如本來無需存在的各種店鋪,因應倖存者的需求,由每個管理部門做主開始建設。

除了庇護所內部,南郊礦場多了大批申請工作的倖存者,各個戰鬥隊伍也是增加任務。

雖說很多地方並不完善,至少大家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氣氛確實不一樣了。

對於倖存者來說,工時增加反而充實。因為不是強迫性質,每天想幹幾個小時還是自己決定,不過是收入多寡的問題。再怎麼樣都比末日之前來得舒服,何況每天這麼享受,回報遠遠大於付出。

最重要的是,之前工作時間短,休息時無所事事。最初可能挺舒服的,也享受這種輕鬆愜意的生活,時間長了就很無聊。庇護所內確實有各種娛樂專案,問題是內容有限,目前娛樂資源就那麼點,很多碟片都是看過的,書、棋牌什麼的也都重複,慢慢失去興趣,就很無聊。

與其待在房間發呆,還不如把時間都利用起來。

也就農場、牧場、漁場工作人員麻煩一些,其他一些職業多數能在屋內工作,吹著空調還挺舒服,他們在太陽底下好像被火爐烤著。

所以這幾個部門經過研究,調整工時,避開一天中最為炎熱的時段,除了清晨和上午幾個小時,太陽下山後的傍晚到晚上之間加班。

戰鬥隊伍是沒有辦法,任務是全天時段,交班執行。

整個庇護所有了活力,現在是白天晚上都很熱鬧。

秦壽對這樣的結果相當滿意。

另外一個改變,就是庇護所內經常可以看到武瀅和她的女兵治安隊伍騎馬巡邏,相當吸引眼球。

其他戰鬥隊伍出任務時,多數換乘戰馬,除了必須用到車隊運輸的情況。

於是庇護所內外,每天都能看見身著軍裝,騎著戰馬的戰鬥隊員。

畢竟汽車用油,馬只吃草。

另一個原因就是騎馬威風,各個戰鬥隊伍都想體驗一下縱馬馳騁的爽快。

除此之外,各個戰鬥隊伍又有新的需求,經過幾個隊長開會討論,由雷賀找到秦壽向他提議。

雷賀見了秦壽,便將各個隊伍討論之後的最新計劃呈遞。

計劃很簡單,就是申請繁殖大量金毛犬,分配下去進行訓練,最終成為協助他們的軍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