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壽規劃的庇護所構造,包括防禦建築其實都是採取遊戲中的形狀,雖說應付屍潮非常有效,足夠安全,可是並不美觀。

硬要說的話,就是火柴盒式防禦,外圍鋪滿各種陷阱。

袁沅也沒學過建築,不過審美方面比秦壽好很多,而且知識更豐富。

在她的建議下,透過兩人合作最終畫出符合秦壽防禦要求,同時更加美觀的新型構造。

不只是防禦圍牆形狀,包括庇護所建築也擺脫火柴盒式構造,加上一些細節,使其更像城市中那些漂亮的樓房。

包括圍牆內農田、池塘、牧場等重要區域劃分,都是完美比例,看著更加賞心悅目。

之前秦壽是隨便把它們劃分在一起,空間非常緊湊,對比之下相差許多。

不過袁沅的改動,使得修建庇護所需要的建材相對複雜,之前秦壽只要簡單的混凝土方塊便能完成一切,眼下得在熔爐燒製各種形狀的玻璃窗。

至於其他建築方面的改動,放置混凝土方塊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改變方塊造型。

到了第二天,工作室所有建材完工,秦壽一大早來到地面,首先根據圖紙丈量土地,確定庇護所最初面積。

這只是基礎,先建造一個簡單的庇護所和各種基礎設施,後續可以向外圍擴建。

算好面積,在規劃區域做了標記,第一步是確保土地足夠平整,將凹凸不平的地方挖掉或者填平。

這是相當枯燥的工作,附近都是泥土地面,倒是方便得很。

秦壽拿著鐵鏟直接開工,花了將近一個上午,終於把整片區域全部攤平。

期間袁沅上來好奇觀看幾次,雖然很想幫忙,卻也插不上手。

土地弄平之後,吃過午飯正式開啟建築模式。

這一步簡單很多,所有建材都已齊備,只要在規劃好的範圍按照順序擺放方塊,就跟搭積木一樣輕鬆,沒有現實中建築工人那麼辛苦。

第一步當然是從圍牆開始,將包括地下室入口在內,規劃好的區域全部圍起來,外面按順序佈置防禦陷阱,便能安心在裡面工作,不怕被打擾。

看似簡單,由於範圍極大,其實頗為費時。

你想想看,圍牆內既有大型防禦建築,也要各種基礎生活設施,再加上農田、牧場、池塘,該有多大範圍?

圍牆第一格圍上一圈,秦壽便累得停下來休息。

袁沅上來檢視進度,看到圍牆第一格完工,卻是相當意外:“這麼快?怎麼做到的?水泥都幹了,好神奇!”

在她印象中,建築工作沒有這麼輕鬆,水泥也不會幹得這麼快。

“你以為像建築工地一樣,一塊磚一塊磚砌上去啊?那我一個人要幹到猴年馬月?”秦壽吐槽一句,隨手放置一個混凝土方塊。

袁沅相當吃驚,趕緊過去圍著剛剛放下的混凝土方塊打轉,順便試著推了幾下:“這也太方便了吧?就這麼放上去,它就合在一起了?牢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