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旅遊團 來自北方的旅遊團。

嶺南進入十二月下旬後, 氣溫才開始下降,終於有了點冬天的感覺。

不過降溫也只是從白天的最高溫30c下降到20c左右,晚上最低溫基本保持在15c左右。

這樣的天氣對長年生活在嶺南的居民來說非常宜人, 他們清晨穿著外套出門晨運,中午就將外套綁在腰上, 攻守兼備,冷熱自我調節。

令他們驚喜的是, 哪怕山中的溫差很大, 但在雞籠嶺的感覺卻並不明顯,他們早晨穿著衛衣出門, 中午也不會被熱出汗。

而且雞籠嶺空氣清新的效果在冬天更加顯著了, 經常來運動的老李頭看起來年輕了不少。

這天,老李頭循例出門去雞籠嶺晨運、採菌子以及送外孫去上班, 忽然發現一戶長年沒人在家的破舊宅子忽然亮著燈, 他琢磨了一下外孫上班不能遲到, 準備回來再去打招呼。

沒想到那破屋裡走出一個老頭, 主動跟他打起招呼來:“你是……老李頭?!”

老李頭不好忽視對方, 只好回應:“耙田, 你回來了啊!”

“對,回來把這破屋推了, 建新房。”

被叫耙田的老人依舊不敢相信眼前這個老頭是比他還大幾歲的老鰥夫。

老李頭是什麼情況, 村子裡都知道,他那老妻死的時候, 耙田也回來參加過對方的葬禮, 老李頭和那時候相比,簡直像換了個人,不僅沒有佝僂著腰、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樣, 還精神奕奕,像返老還童。

嘿,他居然還有力氣蹬三輪車!

而且他後面的男人是他那個弱智的外孫吧?

老李頭說:“乖孫,這是你耙田爺爺,跟他打個招呼。”

“耙田爺爺早上好。”

耙田瞪大了眼睛:這小子怎麼看不出有一點兒弱智?

老李頭撇撇嘴,說:“不跟你嘮嗑了,我外孫上班要遲到了。”

耙田看著爺孫倆的身影遠去,想了想,揹著手去村子裡溜達打聽訊息了。

怎麼他才大半年沒回來,這老李頭家變化就這麼大?

變化大的可不只是老李頭,經常到雞籠嶺晨運的老人對自身的變化感知非常深刻,以往他們到了冬天,哪怕最低氣溫20c,他們也會手腳冰涼,夜裡睡不好,白天走不動道。

但是現在,清晨的氣溫最低時,他們也能感覺到手腳的溫度,膝蓋也沒有那種冰凍後發酸發痛的感覺。

老李頭把外孫送去上班後,他跟一起晨運的老友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一邊快走,一邊嘮嗑。說到手腳不冰涼的問題,老李頭說:“因為我們都有去泡溫泉吧!”

他們每天晨運結束都要去泡半個小時溫泉,泡的次數多了,風濕病的症狀都輕了不少。

“那肯定是,我的腳以前種地被漚的土肥弄得有腳氣病,一年總有那麼幾個月,腳一直糜爛脫皮。但是你們看,我現在的腳沒有那些症狀了!”

靠種地為生的農民多少經歷過自制肥料的日子,哪怕用的是化學肥料、農藥,經常接觸這些東西,手腳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面板病。

這些病折磨了他們幾十年,他們或許早已習慣,但沒有去看醫生,沒有服藥的情況下,幾十年的頑疾能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裡就得到痊癒,這恰巧說明瞭溫泉的功效顯著。

想到雞籠嶺要建溫泉山莊,他們或許沒有機會泡溫泉後——他們捨不得花錢——就恨不得把未來的份一塊兒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