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瞧著縣鎮的熱度上來,不用跑到珠三角地區也能掙錢了,越來越多外出謀生的年輕人都在家人的催促下回來幫忙,縣裡的就業率也一下子拔高不少。

村委幹部們天天往縣鎮跑,縣鎮的領導也天天往市裡跑,都是去開會的,這半年開的會抵得上過去三年。

林友燕所在的北望頂村的村幹部原本就地中海的腦袋更禿了,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晚間新聞播報這件事時,記者採訪了一個剛把開辦民宿手續都辦齊全的村民,問他感想。

村民的感想很多,但說到底也都歸納為一句話:“現在生活有盼頭了。”

以前除了刨地就只能打點零工,沒有五險一金,一個月只能休息三四天,累死累活才掙四千多元。在村裡家家戶戶都建了小洋房時,他因為沒有錢,家裡的房子還是老房子。

幾個月前,村子裡陸續出現了遊客的身影,很多村民因為給遊客提供住宿而賺了不少外快。

村裡發現這一情況後,就向上面提議允許村民辦民宿的審批。

在上面下達可以申請辦民宿的通知後,這位村民的孩子就讓他去申請改建老房子。得到批準,一家子東拼西湊拿出幾十萬建了個帶院子的三層民宿,又貸款幾十萬把裝修搞下來。

雖然還沒開始掙錢就先負債,但別人給他算過這筆賬,在政府給了各種免稅優惠的前提下,如果雞籠嶺現在的旅遊熱度能保持下去,最多三年,他就能把債務給還清了。

他按照孩子的設計,在院子裡弄了鞦韆椅、假山水池、花圃。

這照片才放到網上去,還沒正式開通線上預訂房間的許可權,就有人後臺來問房價了。

這位村民家的房子只有八間房,他弄了一間家庭房,兩間標準房、兩間大床房,還有三間面向揹包客的旅舍。

家庭房定價高一點,188元一晚,標準房和大床房都是148元一晚,旅舍則是按床位收費,一間房六張床,每張床只收58元。

除了民宿為遊客提供了住宿方面的便利,旅遊的火熱也帶動了網約車的業務,讓很多外地來的遊客出行都方便了許多。

鎮上的餐飲店也迎來了整改升級——雖然去雞籠嶺旅遊的遊客八成都會留在生態餐廳吃飯,但並不是說別的餐飲店就沒有生意了,那些早餐店和快餐店的生意肉眼可見地好了起來,外賣的訂單也增加了。

這種變化,就連經常待在雞籠嶺,不怎麼關注外面的事的路引都發覺了——她經常到鎮上、農批市場買東西,或去藍塘豬養殖基地視察。

因藍塘豬養殖基地在北望頂村,所以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有村民認為養殖基地會影響北望頂村的環境,會被遊客投訴,所以希望路引能另外選擇一個地方養豬。

沈星為此十分生氣,認為要不是雞籠嶺,他們村子哪能把民宿給辦起來?現在就開始過河拆橋了。

養殖基地位於北望頂村的邊緣,距離村子裡最近的人家有兩百多米,且最怕豬出毛病的是路引這邊,因此養殖基地的工作人員都很注重環境衛生,每天都會打掃清洗以及消毒豬圈,並沒有什麼臭味在村裡彌漫。

村民所提及的臭味來源是另一條村子的養雞場散發出來的味道,因北望頂村位於下風口,所以才會覺得臭。

後來北望頂村的村幹部去跟那個養雞場的老闆協商,村裡給養雞場老闆一點補償,養雞場另外擇址,這件事才得以解決。

北望頂村為了給遊客留下更好的印象,集資把村裡的路給修平整漂亮了,又在路邊設了垃圾分類投放點,還增加了很多指示牌、路線圖。

……

這天,北望頂村剛開張沒多久的悅來民宿迎來了一個大單,有一位遊客以1500元一晚的價格將他家的房間都包圓了。

雖說這個價格比村民的定價要低,可考慮到他那些房間也不是每天都能全部有人預定入住的,因此他算是賺了。

這位遊客一訂就是一週。

而且走的是線下的交易,不用另外給平臺分成,村民一下子就到手了一萬元。

對方還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必須保密,不能隨意洩密。

雖然覺得對方有些事兒,可看在那一萬元的份上,村民一家子還是忍了。

等那遊客一來,他們才明白對方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因為對方竟然是一位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