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豬有問題 成立另外一家公司專門養豬。……(第3/3頁)
章節報錯
最終,十二頭豬裡面有四頭做出來的菜有明顯的土腥味。
路引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她讓廚師將這四頭豬放到另一邊,寧願減少今天的菜品供應,也絕不允許讓這四頭豬砸了生態餐廳的招牌。
叮囑廚師長們不要將這件事外傳後,路引就去找了沈星,開門見山地說:“我懷疑受我委託養豬的那個養殖場將我的豬換成了普通藍塘豬,我要怎麼處理好?”
其實路引當初委託養殖場用雞籠嶺送過去的飼料來養殖藍塘豬的時候,就註定會發生這種事了。只是當時生態餐廳還沒出名,大家也都不知道菜餚好吃是因為雞籠嶺出品的藍塘豬,所以養殖戶會老老實實地幫她養豬,不會動歪念頭。
等大家意識到雞籠嶺的藍塘豬跟別的地方養殖出來的藍塘豬有很大的不同後,自然就會有人開始打聽雞籠嶺的藍塘豬是在哪裡養的,又有什麼竅門。
在有人願意高價收購雞籠嶺出品的藍塘豬的情況下,哪怕有合同在身,路引也很難阻止養殖戶生出貪婪的心思。
況且養殖場離雞籠嶺不近,養殖戶也非路引的員工,缺少自覺和監管,容易鑽空子。
現在的問題是,路引並不清楚對方是直接將她的藍塘豬賣出去,還是將她的飼料給賣了。
沈星說:“這事很難取證,除非親眼抓到養殖場那邊將咱們的豬賣給別人。”
如果是直接將藍塘豬賣出去,再用普通的藍塘豬頂替,那得抓個現行才行。如果是飼料,路引養豬用的飼料都是産自雞籠嶺的蘑菇、竹筍和蔬果,再加一點米糠等。養殖戶用同樣的飼料,誰能辨別出這些到底是産自哪裡的飼料?蘑菇上面又沒有刻著雞籠嶺的名字。
沈星說:“不過我想,前者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同一批運過來的豬必然是同一個欄養的,吃的飼料都一樣,不應該出現一部分豬有土腥味,一部分沒有這種情況才對。如果是這樣,那最好是一邊取證,再另找一個地方養豬。”
雖然路引很生氣,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用委託的形式將豬交給別人養到底還是不太靠譜,類似的事情肯定會再度發生,所以,即便申請經營範圍變更的手續麻煩了點……
沈星疑惑:“為什麼要申請經營範圍變更?現在森林公園正在評級的階段,貿然更改經營範圍,很容易受到影響,所以可以直接成立另外一家公司專門養殖,只要跟雞籠嶺掛鈎就行。這樣還能規避很多風險。”
路引:“……”
哎?!
“沈經理,你真棒!”路引高興地說。
沈星:“……”
這不是企業家的基本操作嗎?
好吧,她們家園長似乎欠缺這方面的知識。
開新公司的事就交給沈星去處理了,路引要做的是選擇一個地方起養殖場。
無論是養豬還是養家禽,環境汙染和空氣汙染都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且它不能離景區太近,不然會影響遊客的體驗。
林友燕也不知道打哪兒聽到了小道訊息,就跟路引說:“我們村有一個養殖場要盤出去,那裡大約能養一千頭豬,不知道合適不合適呢?”
今年的豬價便宜了,加上村裡的人都跑去雞籠嶺附近擺攤了,養豬掙的錢還不夠擺攤多。
不過,那個養殖戶並不準備擺攤,他瞄準了旅遊住宿這一塊的前景,就準備把養殖場盤出去,再用他早幾年掙的錢到雞籠嶺附近建房子做民宿。
哪怕生態餐廳每天消耗十幾頭豬,半年也才需要兩千多頭豬。路引要養的豬不是從豬崽就開始養的,基本是養殖場養了三五個月後,再用她的飼料養一兩個月就出欄的豬。因此這個規模的養殖場恰好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