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來雞籠嶺旅遊的遊客們便發現森林公園的宣傳欄上多了一個紅黑榜,原本路過的遊客是連一個眼神都不會給它的,可聽人討論上了紅榜會有公園贈送的小禮品,於是他們腳下一拐,湊到了宣傳欄那邊去聽聽什麼情況才能上紅榜。

紅黑榜的評比標準是文明行為,因此亂扔垃圾、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破壞環境、傷害野生動物、在非限定區域吸煙、扔煙頭……等不文明行為都在黑榜上。

森林公園這邊會給上黑榜的遊客打馬賽克,那些造成了惡劣影響的遊客甚至會被後臺拉黑,嚴禁再透過小程式預約入園。

而紅榜的標準是在沒有做過黑榜上述行為的前提下,做出過一些對環境有益的善舉,或社會公認的好人好事,比如,目睹小偷在公園內行竊及時制止或者向保安舉報;又或者是在別的遊客做出了傷害野生動物、破壞了環境的舉動時,予以勸阻的行為。

之前也不是沒有遊客做出過這樣不文明的舉動,只是會站出來的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抱著不想多管閑事的心態,選擇冷眼旁觀。畢竟介入到這裡面,一旦起了沖突,吃虧的還是自己。

路引不確定會有多少人為此而發生改變,但既然她選擇這麼做,自然也是決定要當這些見義勇為的遊客堅實的後盾,不會在他們做出了善舉後,為了推卸責任就撇清楚關系。

在森林公園的宣傳下,雖說為了小禮物而多管閑事的遊客依舊很少,以至於紅榜一直都沒有上榜的遊客,但黑榜上的不文明現象卻少了很多。

一開始路引還有些想不明白,後來一琢磨就明白了:

其實不一定是遊客害怕上黑榜,有可能是擔憂自己在做出不文明的行為後,會有想上紅榜的遊客跳出來制止、指責他們。萬一有人發到網上去,他們這張臉可就丟大了,還不如被打馬賽克後上黑榜。

正是在這種氛圍下,休息區的大爺大媽不脫鞋把腳踩椅子上了;露營區的遊客會把自己帳篷、野餐墊附近的垃圾都用袋子裝起來,離開的時候確保不會留下一點垃圾;那些登山途中突然尿急的男遊客也不會再往林子鑽,而是會堅持到半山腰或山頂的公共廁所……

當然,也有一些遊客不清楚這個紅黑榜,因此依舊我行我素,黑榜上很快就出現了十幾個上榜者。

遊客們看到紅榜久久無人上榜,還以為是森林公園捨不得送小禮物,要麼就是沒有遊客願意多管閑事制止那些不文明的行為。

這時,紅榜上終於重新整理了上榜者,上榜理由是協助護林員救助了一隻黃腹角雉。

黃腹角雉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鳥中大熊貓”之稱,足可見其之珍稀。

遊客好奇,什麼人居然還能協助護林員參與野生動物的救助工作?

一看紅榜:哦,是田士農啊那不奇怪。

不對,原來田士農不是森林公園的工作人員啊?看他整天發雞籠嶺生活的野生動物的照片、影片,他們還以為他在森林公園上班。

而田士農的上榜就像觸發了什麼開關,之後又有不少為雞籠嶺森林公園做出貢獻的遊客上榜。

而第一個上榜的田士農也拿到了森林公園贈與的小禮物。

“這些小禮品,您可以隨便挑一件。”服務臺的員工側身,讓田士農可以更好地看到展示櫃裡小禮t品的全貌。

田士農本想說不用什麼小禮品,畢竟他幹的那都是從心的事。

不過看到展示櫃裡的東西,他可恥地動心了,說不出拒絕的話。

“為什麼會有光碟在裡面?”田士農覺得所有的小禮品裡,只有這光碟顯得有些突兀。

工作人員按路引給出的答案解釋:“這光碟燒錄了雞籠嶺的聲音。”

旁邊的遊客聽了只覺得一頭霧水,什麼雞籠嶺的聲音,雞籠嶺有什麼聲音?

而田士農卻眼前一亮,說:“那我就要這個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