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蝴蝶引路(二更) 美術生採風新選擇。……(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5章 蝴蝶引路二更) 美術生採風新選擇。……
以前森林公園瀕臨倒閉, 鄉鎮居民都漠不關心,如今它不過是閉園三天,大家卻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好像少了點什麼。
直到森林公園重新開門,大家一如往常地早早跑去那兒散步, 才突然明白之前感覺少了的是什麼。
“這個風、這個空氣、這鳥語花香的環境……沒錯,是這個感覺!”
幾天不來, 大家很明顯地察覺出了森林公園的特別之處——別看這裡常常雲霧繚繞, 可大家卻並沒有感覺到氣候潮濕,很多有風濕的老人原本也是擔憂常來這裡會加重風濕情況, 然而來了才發現, 風濕不僅沒有發作,原來身上帶著的病痛都會減輕一些。
這裡的環境對鼻炎患者的“療效”尤其明顯。
他們之前總誇這裡空氣清新、山風怡人, 實際並未走心, 這次卻是發自真心的誇獎贊嘆, 總覺得自己對森林公園的認知更加清晰了。
週日, 正是家庭親子游的高峰時段, 尤其是五一小長假時, 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到外地旅遊,而作為節後的第一個週末, 又且只放一天假, 本市的家庭往往會選擇周邊遊。
最近雞籠嶺森林公園在朋友圈裡頻頻亮相,那些動物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還有螢火蟲森林, 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想要親臨其境,切身體驗一番。於是這個週末,重新開園的森林公園迎來了近兩百多個家庭遊客。
服務廳門前的那些三人、四人共享腳踏車早早地就被租完了, 以至於下午才來的家庭遊客不得不租普通腳踏車,然後讓孩子蹲在槓上。
“森林遊”的爆火也引來了一批藝術學校的美術生。
而這批美術生到來的原因,還得從失眠群採風之旅結束後說起。
失眠群的群主辛又嘉除了是心理學會的幹事之外,她還是一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師、心理輔導員。而她所就職的這所高校正是嶺南數一數二的藝術類高校。
適逢畫院與美術協會正在策劃一場畫家與學生的採風創作交流的活動,時間就在六月初。
對於採風的地點,策劃方有些為難,因為可選擇的地方太多了,但這個活動的本質還是要挖掘嶺南省的風土人情,所以省外的地點都被排除了。
而省內,他們的首選是行舟島,可能去海邊旅遊t的誰不想去行舟島?那也得搶得到門票才行。行舟島附近的海域他們倒是常去,一年去了好幾次,對他們而言早已沒了新鮮感。
辛又嘉在辦公室聽見畫院老師發牢騷,便給了她一個建議:“或許可以去雞籠嶺森林公園。”
畫院老師聽了她的建議,上網搜雞籠嶺的資料、風評和口碑等。
原本她沒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景區放在心上,這時,她看到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家田士農居然連著發了三個關於雞籠嶺的影片。
雖然他沒想宣傳雞籠嶺,但那些被他拍下來的動物卻勾起了網友們的嚮往之心。
【淨少情:這些動物真的好可愛!】
【婧崽:哎,要是我們也能拍一部屬於我們的《動物世界》就好了。】
這句話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大家一吵嚷才發現,原來他們在央媽那兒從小看到大的《動物世界》其實是從美國引進的,裡面大部分拍攝畫面也都在國外,央媽買了版權後,在原片的基礎上新增一部分自家拍攝的畫面,再予以剪輯、翻譯、配音等,最後播出的就是國人所熟悉的野生動物紀錄片了。
其實央媽不是沒想過拍攝一部自家的野生動物紀錄片,但最終因為拍攝成本過高、收視不佳,發現還不如引進劃算,而擱置了這個計劃。
田士農就曾是這個計劃的親歷者。
田士農除了是野生動物攝影師,他成立的攝影、記錄野生動物機構跟美院的攝影專業也有合作,因此畫院老師對他並不陌生。
畫院老師心想,有田士農在,畫院應該已經慢了一步。
她的猜測成真,在畫院決定好採風地點之前,攝影專業的師生就準備去雞籠嶺開展拓展活動了。
當初,有不少攝影師去行舟島拍攝影片,後來拿去參展、參加各種比賽,都獲得了亮眼的成績。行舟島附近的景緻都已經被人全方位地拍攝過了,如今這一批學生再去那邊拍攝,不免有些拾人牙慧。
趁著雞籠嶺的名氣還不是很大,他們去這邊拍攝或許能佔得一絲先機。
於是遊客們發現,帶著長槍短炮出現在森林公園的人變多了,而網路上流傳的雞籠嶺美景圖也越來越多。
除了熱門拍攝景點“螢火蟲森林”外,還有人淩晨三點就去爬山,然後在平雲山的山頂等待日出,最終拍下了一組金光灑染了雲霧、山川的絕美照片。
在這個流量當道的時代,有流量的地方自然就有蹭流量的人,因此,森林公園也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來直播的網紅。
僅是直播景色沒有什麼意思,網紅們盯上的是植物迷宮,為了挑起話題,吸引更多人觀看直播,他們決定參加挑戰賽,帶著鏡頭,以第一視角的模式闖關。
每個人在開始直播前都放話說一個小時通關是很容易的事,然後……就非常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