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這樣的混沌至寶,這位妖庭之主,帝俊陛下,也重新整理了王牧的印象。

有如此超然的存在外加神庭的浩蕩妖眾,其分量完全不是如今的玉帝可比,未來的玉帝,面臨的挑戰將會無比巨大。

王牧瞳孔深邃,不止玉帝,或許他很快也會迎來這位的拜訪。

……

南贍部洲。

趙國都城之中,一處地處要地,規模宏大的龐大宅院。

後院中,一四歲幼兒步履穩定的走路,雖僅有四歲,幼兒身量已經長開,宛如七八歲的孩童,一身素白袍服,黑髮披散而下,整齊華順,單從外表看去,恐怕會誤認為是位女童。

此時孩童於院中邁步,手中拿著一本古樸道書,認真凝神誦讀。

隨著誦讀,其身上升起一陣陣華光,濃郁的道韻籠罩身周,若讓道家大能看到,定會認為這是一位道家真種子。

可若再將其手中書籍內容與其領悟的道韻相比,才會發現蹊蹺。

二者都是道經道韻,但表達的含義卻截然相反,甚至堪稱矛盾,卻都能引起大道反饋。

同樣的文字有了不同的理解,卻都得到了大道承認,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只怕即使著書者來此,也無法分清對錯,更激進點的可能會認為這是入魔之道,曲解了大道真意。

道經誦讀完畢,在一個樹蔭之下,陰暗的角落中,孩童的瞳孔忽然有些暗紅,嘴角更是微微挑起。

“道生,快去換衣,快去給老祖宗請安了。”

一個雍容華貴的女子,帶著寵溺的笑意看向孩童。

被喚為道生的孩童聞言頷首,穩重的合起書籍,整理了身上袍服,才一步步走到了女子身旁。

而後躬身行禮,“母親。”

女子無奈將他扶起,“你這孩子就是太執著禮儀了,你父親都考慮打算將你送到儒家去。”

二人轉身走向廊道,女子的聲音繼續傳來。

“你的意思呢,想隨哪位大家學藝。”

孩童眼神平靜,“母親,孩兒的志向早已向父親陳述過,孩兒此生只願入道家門庭,學道悟道。”

女子面色微暗,手掌觸控孩童腦後,“你就這麼狠心,捨得離開父親母親嗎。”

孩童面色微變,隱約露出點不捨,但還是堅定搖頭。

“孩兒入道家後,若得師長准許,會來看望父親母親。”

女子無奈嘆息,“這還未拜入道家呢,你就這樣態度了,若真的加入,為娘還真怕你忘了家中,一心斬斷塵緣。”

女子想起什麼,忽的面色遲疑,“近日府上會有幾位高僧大德前來誦經,你若是無故就別往前院去了。”

想起這個她便無奈,自家孩兒太聰慧也不是好事。

自小便生宿慧,無論說話識字都是極快,領悟力更是舉一反三,甚至到了讓家人恐懼的程度,生生的將神童之名藏了起來。

所以直到現在,很少有人知曉她家生了一個真正的神童。

她也最知曉那些高僧大德的德性,只怕一看到自家孩兒便會死纏爛打要收入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