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齊人之福(第二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51章 齊人之福(第二更)
沈明纓與沈雲琇在書院待了半年便被沈家接回去了。
一來是見這麼久了,成為辛院長的親傳弟子有些無望,沈家也不願意浪費時間了。二來便是他們期待的一件大事,朝中終於確立下了太子人選。
正是皇後所出的二皇子,論身份名正言順,且這些年來名聲不錯,在幾位年長皇子中穩居上風。禦史在百官諫言應早立太子穩固國本之下,皇帝經過慎重考慮頒布了聖旨。
等到冊封太子的典禮過後,下一件事必然就是入住東宮並擇選太子妃了。
這中間少不了一年半載的時間,正是沈家下工夫培養家族中女兒的機會。
離開書院,沈明纓心裡有些依依不捨,但這是家族的命令,她向來不會違背。對於沈雲琇來說,就輕松多了,巴不得早點離開這個清苦難熬的書院。
太子之位確立,連像沈家這種遠在江南的家族都會被影響,更不用說鬥爭漩渦中心的京城。要說打擊最大的自然是貴妃和三皇子,還有成國公府。
在百官奏立請封太子的時候,成國公拉著一幫武勳權貴上躥下跳的,沒少費勁,結果到頭來還是沒能扶持流著自家血脈的外甥三皇子坐上太子之位,聖旨一下來,朝堂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成國公府的笑話。
貴妃也覺得自己孃家沒用,連個承恩公府都比不過。
大局顯然已定,但叫貴妃放棄半生的野望,只能看著自己的三皇子日後被封為藩王打發到某個可能偏僻的州府去,自己在後宮餘生仰皇後鼻息生存,她實在不甘心。
然而沒等貴妃振作起來,準備繼續戰鬥將太子拉下馬時,更具毀滅性的打擊來了。
朝堂上爆出一樁西北軍營兵器案,直指成國公府在統領西北軍營期間有私通外敵,買賣兵器導致幷州大敗的嫌疑。這一下迅速將成國公府推上了風口浪尖,連貴妃和三皇子也受到牽連,被禁足於後宮和皇子府。
這個大案經六部聯合徹查,鬧得朝野內外沸沸揚揚。
成國公也沒少跳出來大呼冤枉,一眾武勳權貴也都支援他,上奏還他清白。
而最後將成國公府推入深淵的竟是成國公的親女婿陸修琰,交出了一本證實此事如同重錘的暗賬,上面註明了買賣運送兵器的來歷和去處,證明大量的兵器銷去了軍營兵器坊鑄造的標記,被送到了北方蠻人手上,完全等同於資敵。
私通外敵這等大罪,足以抄家滅族。
最終成國公與其兒子被斬首示眾,而三族之內其餘女眷和未過十二的家族男丁被流放邊地充軍服徭役。
貴妃被廢黜,貶入冷宮。而三皇子這邊,皇帝終究還是對自己的兒子難下狠手,只讓三皇子去往西南一州府就藩為王,且永不得歸京。
此事中唯一沒有受牽連的便是‘大義滅親’的陸修琰,不但平安無事,還榮升為正三品的戶部侍郎。哪怕旁人都在心裡鄙夷不恥陸修琰踩著岳父家的白骨上位,但因為皇帝沒說話,而最大的得益者又是皇後和太子,一時間也沒人敢說什麼。
這世上也多得是趨炎附勢的人,哪怕陸修琰名聲再差,如今也是正三品的高官,恭賀他升官的人也都將陸府的門檻快踩破了。
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磨難坎坷之後,陸修琰也覺得自己總算迎來了揚眉吐氣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報複了曾經踐踏侮辱他的成國公府。唯一稍稍破壞他美好心情的,就是府裡那個惡毒的女人,孟琳琅。
聞訊她父兄被斬首後,便陷入了瘋癲中,整日哭鬧。
陸修琰已經不需要再忍受孟琳琅了,便讓人將她捆了鎖在府裡偏僻的一處院子裡,完全不顧她是他的結發妻子以及長子生母。因為孟琳琅這些年的毒婦名聲,在這時候再傳出一個失心瘋也不算什麼了。
而那個孟琳琅生下的孩子也被陸修琰隨手交給乳母養著了,平日也懶得看上一眼。對於這個孩子,陸修琰同樣只有厭惡的心思,也認為他像他的生母那樣刁鑽惡毒,為不可教之材。
在初聽聞國公府出事後,孟琳琅就抱著孩子苦苦哀求丈夫出手幫一幫,沒想到陸修琰非但沒有救國公府,反而成了壓垮國公府最後的一根稻草,還藉著大義滅親的功勞得享榮華富貴。
孟琳琅從沒有一刻這麼怨恨陸修琰,也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執意要嫁給他。
若不是她一意強求,也許國公府就不會落得現在這般悽慘的下場。
被關在院子裡之後,孟琳琅日日夜夜都在咒罵陸修琰,罵他是個小人,是狼心狗肺薄情無義的男人,甚至詛咒他不得好死。那些負責看管她的僕從聽得不耐了,就把她捆起來用布巾堵住嘴。
國公府一倒臺,加上陸修琰毫不掩飾的厭惡冷漠態度,這些僕婢也不拿孟琳琅當夫人了,動輒打罵不說,連飯食都剋扣她。
孟琳琅受僕人欺淩,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甚至都沒有力氣罵陸修琰了,而是思念起了她的兒子。